载入中…
您现在的位置: 女性财富网 > 财智人物 > 总裁 > 人物正文
“阿信妈妈”马德荣
作者:佚名    人物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4
页面功能:【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仙仙美味:小吃一条街上的那家“仙鹤面馆”


市场怕有心人,也怕勤劳的人。马德荣自产自销,低成本进入市场的作法,不仅让家里鸭肥兔壮、一片峥嵘,还让小面馆门庭若市、熙攘热闹,赢利的渠道就这样被马德荣用汗水打开。

1985年,马德荣一家的生活陷入窘境。她所在的银川电表厂效益不好,收入的锐减让马德荣犯了难:娘家是普通的百姓人家,日子并不好过;爱人是复转军人,在银河仪表厂工作,收入也是一般。眼见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处处都要用钱,可马德荣连个求助的地方也没有,怎么办呢?
马德荣心急如焚,和爱人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双双辞职自己干。丈夫的7000元转业费是他们的全部家当,马德荣把钱全取了出来,在银川中山南街租了一套营业房,开起了小面馆,专营当地的面食和小吃。爱人给小面馆起了个响亮吉祥的名字——仙鹤楼,寓意让这个小面馆平平顺利地生存、发展、壮大,像仙鹤一样振翅高飞。
当时的小吃一条街,大大小小的餐厅、饭馆不下几十家,经营的压力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马德荣的小面馆从资金实力到硬件设施都不占优势,要想在这条街上立足,是让马德荣费神、费力、又费心的事。
为了节约开支,马德荣大大小小的事务都亲自处理。从开票、到端盘、到洗碗筷,她样样自己干,还干得好。70平方米的小饭馆窗明几净,客人一进门,清爽舒适得如同到了自己的家,加上他们夫妇如沐春风的微笑和饭菜的可口,让来客们觉得这家面馆虽然不大,但很舒服温馨。
为了降低经营成本,马德荣和丈夫不仅亲自采购原材料,还在家中的院子里搭起了土坯房,进行立体喂养。一层养兔子,中层养鸡,上层养鹌鹑,房顶上还养了鸽子,把不大的空间运用到了极致。他们还在湖里养了鸭子,真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所不有。忙了一天下来,夫妇二人看着家中蒸蒸日上的景象,心里别提多欣慰了。
虽说马德荣没有经营的经验,也没有餐饮行业的技术,但她是个有心人。就拿养鹌鹑来讲,市场上一只清鹌鹑需要两角五分,而她自己养,成本只需一角五分;她还自己动手酱制鹌鹑,一只又可以卖到三毛钱,比当时卖一碗馄饨还多挣两毛钱。马德荣这种自产自销,低成本进入市场的作法,不仅让家里鸭肥兔壮、一片峥嵘,还让小面馆门庭若市、熙攘热闹,赢利的渠道就这样被马德荣用汗水打开。

鹤鹤有名:
首府银川,矗立起餐饮名店“仙鹤楼”
2000年12月20日,全面扩展后的仙鹤楼骄傲地矗立在宁夏首府银川的土地上,马德荣和儿子的背水一战,终于迎来了仙鹤楼鼎盛的黄金岁月。

随着生产的逐渐红火,马德荣想扩大经营面积。她打算把房东的一间营业房买下来。可一打听,33万元的房价让人乍舌。一筹莫展中,天意作美,恰逢一个南方人四处打听租房子,于是一个借鸡生蛋的主意酝酿成形:马德荣与南方商人签了三年租赁合同,出租了自己的房子,谈好三年租金一次交清,她又冒险求助亲朋好友,凑足了房费的马德荣终于买到了盼望已久的营业房。三年之后的1988年,她不仅收回了租赁的房子,还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
正当马德荣的生意步入良性循环的时候,一场灾祸降临了。1988年的一天,马德荣出面处理客人与服务员的一些误解,被醉酒的客人打伤,导致腰椎骨折,进而引发脑血栓,生命垂危。
在她卧病休养的日子里,仙鹤楼门可罗雀,生意一落千丈。店里离不开她啊!懂事的儿子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利用业余时间沿街叫卖鹌鹑蛋,以维持家计。马德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三个月后,稍有好转的她硬是拄着拐杖,去餐厅亲自招呼客人,前来的客人无不为之动容。渐渐地,客人全都回来了,仙鹤楼起死回生。生意好了,她的病痛也渐渐减轻。最艰难的时期终于扛了过去。
没有人知道,马德荣内心经历过的挣扎与蜕变。从风雨飘摇中走过来,马德荣更加懂得了珍惜与善待。1990年,她成功合并了仙鹤楼旁边的三鲜斋饭庄,又租赁了两套营业房,营业面积扩大了好几倍,职工也由开业时的7人增加到几十人。1994年,在同一条街上,仙鹤水饺馆又如期开张,生意兴隆。
马德荣意识到:饭馆大了、职工多了,必须把管理抓上去。她曾先后多次带职工到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地观摩学习,培训由浅入深,不断拓宽职工的视野,提升管理队伍的素质。合理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上乘的菜品,让壮大起来的仙鹤楼得到了广大顾客的青睐和穆斯林朋友的好评。
1995年,马德荣在仙鹤楼率先开展全天24小时营业制,使银川的夜晚多了耀眼的灯光。物美价廉的菜肴和花色繁多的品类,像一个有力的磁场吸引着八方食客。2000年,马德荣乘胜顺时顺势,以每年50万元的价格租赁了原东方金贸大厦。胸怀大志的她,不顾亲朋好友的竭力反对,把500万元的身家全投了进去。她与儿子袁兵一起,背水一战,凭着丰富的餐饮经验和成熟的市场定位,接手当年就接待了婚宴近百家,两年便收回了全部投资。
至此,西北首屈一指的大型园林式餐厅仙鹤楼,终于稳稳地矗立在银川大地上,成了宁夏的亮点,成了银川的传奇,也成了马德荣和全体职工的骄傲。

款款情深:让更多的人感受温暖与爱
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关心贫困山区的孩子,关心下岗职工,马德荣用爱织就了一张温暖的网,她想让广袤却并不富足的故土,流淌着关怀与支持,让家乡的人们渐渐富起来。

   走进仙鹤楼,你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绿色的舒展与人文的谐和:茂密的榕树枝繁叶盛,新结的荔枝水嫩欲滴,翠绿的青竹,精美的花池,潺潺的小桥流水,雅致的室内布置,令人食欲大增的菜肴,在这样的环境里就餐,谁会不愿意呢?
新的仙鹤楼引来了各方食客。近年来,随着仙鹤楼的名传千里,各界知名人士纷至沓来,前去助兴。候耀文、姜昆、陈佩斯等一大批著名表演艺术家慕名而来,对西部能有这样体现人文关怀、倡导绿色消费的酒楼而啧啧称叹。他们或随兴吟诗、或挥毫泼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仙鹤楼的喜爱和祝愿。
真应了“仙献如意,鹤贺吉祥”的美言,2003年8月20日,马德荣参加全国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回到银川,马德荣的激情难以言表,她想: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创业者,可是国家和人民却给了自己这么高的荣誉,真是受用终生啊!她决定用自己的努力,回报银川这片土地,让更多的人感受温暖与爱。
马德荣把发展宁夏民族的特色餐饮,解决城镇下岗职工和南部贫困山区子女就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多做贡献,作为她最大的愿望。她招聘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并逐步培养了大批专业烹饪服务人员,引导他们自信自强,掌握一技之长,走自谋发展的自立之路。
扶贫济困、捐资助学、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妇女儿童事业,更是马德荣视为己任的善举。她特别关心青少年的成长,这几年,她捐助数万元资金给庆阳地区教育局和银川新市区兴源小学,捐款捐物,解决孩子们的实际困难。在历次的献爱心、重绿化等活动中,都有马德荣出资尽力的举动。在她眼里,仙鹤楼发展了,更要不忘银川这片土地。这里的山,这里的人,都是她牵念的源头,都是让她深深惦记着的。她要让这片广袤却并不富足的土地,流淌出更多的支持、关怀,让爱和温暖使这里的人们快乐起来、安定起来、富裕起来。

悠悠母爱:仙鹤楼里的“阿信妈妈”
被职工拥戴着的“阿信妈妈”马德荣,就这样在尽呈祥瑞的悠悠仙鹤楼,用勤勉、信念和爱心,书写着美食绝境“仙鹤楼”的佳话。

开70平方米的面馆时,马德荣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如今,小面馆做成了5千平方米的园林式大型餐饮企业,拥有员工460多人,每年上缴利税上百万,但马德荣质朴依旧。不熟识她的人来到这里,有时候依然可以看到她身着工服,头戴白帽在一线忙碌的身影。
创业二十年来,马德荣解决了几百名山区的孩子就业,他们在仙鹤楼得到了锻炼。有的掌握了技能,回家乡创业,带富了一方水土一方人;有的成了仙鹤楼的骨干力量,和他们敬重的领头人一起,为企业继续做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不愿意离开,是因为在流动频繁的餐饮业,是仙鹤楼让他们找到了安心的感觉,是马德荣让他们体会到放心和贴心。在他们眼里,马德荣就是一位用信念和爱支撑自己、支撑创业、支撑员工的“阿信妈妈”。
一位在仙鹤楼工作数年的管理人员,谈到马德荣对员工的关怀,深情地说:这么多年来,不论自己有多难,马总从未拖欠过职工的工资;不论企业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她都雷打不动地为员工排忧解难。在企业最艰难的时期和她生死未知的当口,马总都不会忘记给职工家里生孩子或结婚的员工送礼钱,带去祝福或安慰;新来的员工衣裤破旧,她常常自己掏钱给他们购买衣物、被子;她的腰病一直没有完全恢复,可看见员工租住的房子脏,她都要抢着亲自打扫,对待员工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点点滴滴的小事聚集起来,员工的心被爱融化了,“阿信妈妈”的称谓也悄悄流传开来。在未来的悠悠岁月里,“阿信妈妈”马德荣会一如既往地用强大的精神力量,把爱织成信念,带着企业和自己的团队走过一个个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她的故事,会让所有的人心怀崇敬;她的胸怀,会让所有的人用信念支撑起从容。

人物录入:echo    责任编辑:echo 
  • 上一篇人物:

  • 下一篇人物:
  • 相关文章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被本站转载文章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地址:http://www.wwf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