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您现在的位置: 女性财富网 > 财智人物 > 总裁 > 人物正文
林聪颖:九牧王里的牧心人
作者:佚名    人物来源:综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0
页面功能:【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20年前,林聪颖和其他晋江年轻人一样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勾勒着自己的蓝图。

  如今,林聪颖变成了众人注目的明星企业家。他一手打造的“九牧王”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西裤第一品牌。今年9月1日,九牧王品牌西裤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九牧王”正式集“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和全国综合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等全国性荣誉于一身。现在该公司年销售额已超过7亿元,每年有近400万条西裤投放市场,占有全国品牌西裤市场1/4以上市场份额,而公司总部却没有一间真正意义上的仓库。

  面对成绩,林聪颖平静地对记者说:“奇迹总是从平凡开始的,我不过是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并且幸运地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赔本板子打醒梦中人

  1984年对年轻的林聪颖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年头。那一年他作出了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辞去公职下海办实业。而在此之前,他在粮食系统有一份稳定而省心的“肥差”,每月收入颇丰并且工作一点都不累。
  
  林聪颖告诉记者,那时候每天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生活完全是对生命的浪费。“当时,外面的世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有胆识的人都在为追求财富而竞相奔走,而我却只能在机关里躲清闲,这不符合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的性格。于是,我不顾妻子的劝阻,硬是把工作给辞了。”下海后,林聪颖利用在粮食系统工作结下的关系和泉州每年从外地运进大量的粮食现况以及自己对全国几个主要产粮大省情况都很熟悉的优势,和两个平时要好的朋友做起了粮食生意。
  
  林聪颖用自己的积蓄加上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几万块钱,承包了晋江市粮食局一个议价粮油部门。由于都是自家人,又加正在创业,林聪颖他们在粮食局内一个不显眼的房间安营扎寨,做了简单的分工之后,他们便各就各位开始赚取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在粮食系统工作期间,我和全国各地的粮食部门都打过交道,等到我下海后这些资源都发挥了作用。当时,我只要打1万元的货款给供货方,对方就能发10万元的货过来,剩余了货款要等卖了货才结,加上另外两个合伙人也配合默契,我们进来了货很快就变成了钞票,然后又去进更多的货回来。这样的日子大约过了一年,就在我准备实施新的发展计划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合伙人打起了个人算盘,我不但没有收回投入反而还倒欠了2万多元的债。”
  
  被自己视为亲兄弟的朋友狠宰一刀后,林聪颖意识到了个人义气在利益面前的渺小和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当时,他想用法律的武器为自己找回公道,但由于管理混乱,他甚至连基本的进出账本都拿不出来。
   
  公鸡 + 母鸡 = 九牧王

  生意赔了,账却不能不还。1985年春节前后,就有人上门讨债。债务就像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仅仅一个月工夫,林聪颖就如同过了几年,人变老了也成熟了。
  
  “当时,我心里很乱。债主催债妻子伤心,我心里也不是滋味。无奈之下,我又同几个同乡前往江西九江、山东青岛等地推销拉链。九江的不利局面把我推到了绝境,也推到服装业比较发达的北方。在青岛,一家羽绒服厂为我们的业务开了一个好头。尽管开始需求量不大,但它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慢慢的,生意开始走上正路,我们的客户也越来越多,但我却不敢再做下去了。”原来,林聪颖销售的晋江拉链,都由一些小厂生产,质量不过硬,常常遭到消费者的投诉。
   
  在同当地服装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林聪颖发现服装零售很有市场,而且利润丰厚。于是在1989年4月,他和其他几个合伙人一起,回到老家晋江磁灶镇,着手开办自己的服装厂。尽管林聪颖的想法很快遭到了所有亲戚朋友的一致反对,但他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看法。他始终认为,服装属于生活必需品,任何人都要消费,有钱人可以买贵点儿的,没钱人也能够买便宜的,市场根本不是问题。  
   
  下定决心之后,林聪颖又一次从亲戚那里借来18000元现金和另外5个朋友一共凑齐了72000元本金,租下磁灶镇福利院500平方米房子,买了几台二手锁边机和裁床,并对工人进行了1个多月的培训,就这样磁灶镇有史以来第一家服装厂终于正式诞生了。
   
  按照林聪颖的构想,服装厂第一批男式西裤很快出来了。当记者问及选择做西裤的初衷时,他坦言:“服装的门类很大,初次进入要想齐头并进很不现实。相对于西服,男式西裤变化较小,而且社会需求量极大,容易打开市场。按照我们当时的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选择从男式西裤入手正好合适。” 
   
  新产品很快生产出来,看着一条条折放整齐的西裤,林聪颖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几年坎坷经历终于换来了事业的起点。然而,成绩背后同时暴露出问题,在办公室兼库房里,林聪颖发现自己生产的裤子表面上看感觉很好,但要细细检查,却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比如,有些裤子的口袋被工人钉歪了,有些针脚长短不一。这在外人看来也算不了什么,但林聪颖,却感觉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我当即对所有成品进行了抽查,结果发现近四成的产品都存在类似问题。我当时感觉到肩上的担子突然重了许多,做服装不在细节上一丝不苟,消费者怎么满意,产品又如何立足市场?于是,我当即决定所有不合格产品重做。” 
  
  1989年10月1日,九牧王西裤在青岛、大连正式上市,结果产品一上柜,很快就被消费者一抢而光,商场要求补货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我们的产品质量好,布料是从台湾进口的,板型也非常漂亮,加上国庆是销售旺季,消费者一下子就记住了‘九牧王’这个牌子。当然,产品卖得好,除了本身质量过硬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采用了正确的销售渠道。”那时,大部分服装企业都是通过批发市场往外销产品,很少直接做终端,但是林聪颖一开始就从终端发力,牢牢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迅速将产品铺向全国各地,抢占了市场份额。
  
  接下来,林聪颖又先后租用了一家酒店和一家停产的瓷砖厂,以极小的代价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先机。林聪颖更关心市场网络的建设,他告诉记者,只要拥有健全的、畅通的销售网络和过硬的产品质量,他就什么都不怕。“如果把我们的生产、设计比做一只公鸡的话,那网络就是我们‘九牧王’的母鸡,有了它我们就可以不断创造利润、增加财富。”


做真正的西裤专家

  1995年3月,林聪颖通过九牧王公司的面料供应商——福建长生贸易公司老板张为拿买断了重磅麻纱王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所有产品,并通过对现有20多项生产工艺的全面改革,使重磅麻纱王系列西裤一上市就引起了轰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西安等甚至引发了抢购风潮,林聪颖不得不组织工人日夜加班生产,“九牧王”的名气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从1995年6月到1996年底,麻纱王系列西裤累计销售400多万条,销售额超过1亿元,创下了单品种销售的奇迹。
  
  随着“九牧王”产品销量一路狂飙上升和品牌美誉度的迅速上升,林聪颖清醒在意识到,良好的品质是价值和尊严的起点,一刻都不能松懈。他说,那一次全部返工事件就像烙铁一样,时刻提醒着自己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否则,旧戏随时都可能重演。
  
  1999年4月,林聪颖到车间检查工作时发现一批通过检验的成品裤子存在质量问题,他当即限时让生产车间解决问题,结果三天之后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其实,车间主任也是一片好心,他跟我说如果返工重来,原来的布料就不能用了,但是我们是企业要服务消费者,如果将这些不合格产品都投放市场,就会坑了消费者,毁了‘九牧王’的前程。如果再不端正员工思想观念,树立正确职业态度,今后这类事件就无法杜绝。”于是,林聪颖把公司所有员工都召集到厂里的空地上,然后当众烧毁了查出100多条次品裤。
  
  事实上,要做真正的西裤专家,有了面料、质量、网络和严格的制度还不够。为了让产品真正贴近消费者,在1989年公司刚刚创立时,林聪颖就找来不同体型的人试穿每一个新款西裤,直到找到最令人满意的数据为止。随着公司的发展,“九牧王”的分公司和办事处遍布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其庞大的销售网络为公司搜集更多的市场信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信息源源不断地传回公司总部,研发部门再根据这些信息在进行相关的设计。现在,每一款“九牧王”产品都融合了市场一线的信息。
   
  与此同时,公司还根据南、北方人的体型差别,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根据不同人的体型差异将腰和裤身的比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为了防止仿冒产品,林聪颖每年都要对公司的产品和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当别人想到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做;当别人已经在做的时候,我们已经做得不错;当别人做得不错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得更好;当别人和我们做得一样好的时候,我们就该考虑换跑道。”
   
  科学、规范的管理是九牧王公司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为了迅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林聪颖领导率先并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在各个部门推行目标责任制,制定详细的员工操作手册,让公司的管理都在制度框架下运行。
   
  用“心”来管理人

  除了在企业推行标准化和目标化管理之外,林聪颖对员工的关心,也同样赢得了员工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在公司,大家有什么话都愿意同他讲,有什么意见都敢对他提。“员工为公司兢兢业业地工作,我没有理由不善待他们。每逢员工离开公司,我都有一种歉疚感。我们必须为每一个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并为他们设计有利于发展的未来。”谈到员工,林聪颖给记者讲了发生在公司的一个小故事。
  
  2003年春节,公司举办的联欢晚会上,林聪颖和大家一起卡拉OK,表示新年的祝福和问候。突然,办公室一位小女孩子走上台来要和他共唱一曲。结果歌没唱完,泪水却流了一脸。原来,过了年,这位女孩就要去念书深造了,但她实在舍不得九牧王公司,舍不得离开林聪颖。看着员工与自己这种兄弟般的深厚情谊,林聪颖流下了激动而幸福的泪水。“当时我想安慰她,希望她学成继续回到九牧王公司来,但话没说完,自己的眼泪却跟着流了下来。”
  
  如今在九牧王公司,既有一手带出来的子弟兵,也有外来加盟者。林聪颖深信公司的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新血液,他一方面大力从企业内部培养干部,另一方面积极寻找优秀的外来人才。九牧王公司的用人原则是,宁可小才大用,绝不大才小用。你有八分能力,给你十分舞台;你有十分本事,就给你十二分的天地。在“九牧王”,员工要做的只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因为说不准明天一觉醒来,他就已经是某个部门的负责人。
   
  林聪颖说:“牧心者牧天下,说到底是和员工交心,让他们专心、用心,而且尽心,企业要先满足员工的需求,企业要成长,内部环境要和外部环境相结合,形成团结敬业的内部氛围,能做到这一点,企业就没有不发展的道理。”
  
  进入2000年,“九牧王”西裤已经稳居全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面对公司一天天发展壮大和产品市场占有率的节节攀升的大好形式,林聪颖开始思考企业的长远发展。当时,“九牧王”西裤已经拥有超过20%的市场份额,剩下的市场空间有限,下一步企业如何向前?
  
  林聪颖认为,第一次创业赔了本之后,他对不起的妻子,而现在九牧王公司发展要是他手里不能得到更大发展,他对不起的将公司每一位员工和每一位关注和支持“九牧王”的人。
  
  为了理清自己的思绪,寻找公司再上台阶的灵感,2001年春节后林聪颖独自一人去了海南。在温暖湿润的海风里,林聪颖一边听着席卷而至的涛声,一边思考企业的未来。林聪颖喜欢那种海天一色的境界。他说,每逢自己沐浴着海风把思路放到服装业这个大海洋里,一切就会豁然开朗。
   
  果然,海南之行成了九牧王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志。回到泉州之后,林聪颖很快主持公司董事会形成了一个以西裤为核心,以男式西服、男式休闲服饰为两翼的发展战略。在新战略的指引下,九牧王公司把眼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一方面林聪颖利用自己的海外关系,将“九牧王”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公司和意大利格利派蒙结成战略联盟,成立福建剩格利派蒙服饰有限公司,独家代理其所有产品大大陆的销售。
   
  “经过这两年的稳步发展,我们一方面在国内外都建立了自己的市场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对外合作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产品系列。九牧王公司如今已由一家西裤专业企业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的服饰集团。我想,再过几年之后,你看到‘九牧王’时就会想到服饰,而不再是单一的男式西裤了。当然,那个时候接受你采访的也可能将是我的接班人,公司要发展长江后浪推前浪嘛!”林聪颖这样对记者描述他自己的未来。


 

人物录入:echo    责任编辑:echo 
  • 上一篇人物:

  • 下一篇人物: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人物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被本站转载文章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地址:http://www.wwf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