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所在位置: 女性财富网 > 国学 > 佛学 > 正文
浅释《心经》
作者:未知    国学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30

一、《心经》原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見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虛。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二、译经人的介绍

历史上有许多人翻译了‘心经’,但是目前流通最广泛的要算唐朝的玄奘法师。玄奘法师精通佛法的‘经、律、论’三藏十二部经教。所以称他为‘唐三藏’。
玄奘法师俗姓陈,从小出家就很有志向。他发现当时的学佛人对经的见解是各不相同,有许多经典不全。他以宏深大愿、超人的胆识、大无畏的吃苦精神,决心远涉五万余里,到佛教的发源地取得真经。
玄奘法师晚年致力于佛经的翻译。主要是《大般若经》。他翻译的《心经》只有二百六十个字,但是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每一个字都是有考究的。
  
三、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名字的解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依法来取名字。
‘般若’是梵文音译。意思是‘妙智慧’或者‘真心’。般若智慧是宇宙中的真正智慧,大智若愚,知无所知。是真心实相的妙用。凡事要以真心作主,随缘起用。心念虽动,但不住相。心无所住,做过就像没做过一样。
般若分三种:
文字般若——用文字语言表达佛法的要义。比如释迦牟尼佛就是以文字语言向众生传法的。所以佛用的语言表达佛法的要义准确,通俗易懂。佛的辩才无碍,无论是多么错误的观点,他能依你说的错误论点进行推理,最后使你自己都觉得是错误的。具体的经典在《愣严经》中表现得很精彩。
观照般若——集中心力观照一切有为和无为俱不可得的智慧。‘观’不是用眼睛看;也不是用第六识去分别想;而是佛性无形无相的作用。
实相般若——是一切众生的本来面目;是如来的法身。它的名字很多,有:妙明真心、佛性、法性、真如、一真法界、涅盘、大圆觉海、菩提等。总的一句话,就是佛的智慧。

‘波罗蜜多’也是梵文音译。‘波罗’意思是‘彼岸’;‘蜜’==到;‘多’==上面。全文意思是‘到彼岸上去’。所谓彼岸,是一个比喻。就是将众生的生死苦海称为‘此岸秽土’;那么修成佛后就好比到了彼岸的净土。修佛法的中间过程就是登上了法船,在渡苦海。并非真有一个彼岸存在。而是一种心念的转变过程。

‘心’不是心念的心,而是中心的心。般若就是真心,修佛法就是为了找出这个真心。在心上加个心,表示《心经》是《大般若经》的精髓和灵魂。

‘经’在梵文中念‘修多罗’。有‘道路’之意,是说修佛的途径;也有‘经典’之意,即法则、规范;还有‘直线’ 之意,表示佛法延绵不断的流传下去。

[NextPage]

 

四、《心经》浅释:

“观自在菩萨”道出了全经文的总纲。
为什么这样说,道理有四:
1.《心经》是以观照般若为宗,是成佛的指南。所以开头一个字为‘观’。
2.‘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果地功德名。就是说,观世音菩萨从‘耳根圆通’入手修心地法门,以‘耳根’观心声,达到摄住‘意根’的目的;终于观到真实的自己在哪儿了。这就是说他打开了自己的本来,见到了真心佛性。
3.‘观自在’还有一种解释,就是观世音菩萨从‘观照’入手修得明心见性后,达到大自在。‘大自在’就是《华严经》中讲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地。
4.‘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中文的意思是:觉有情。观世音菩萨在世间闻声救苦,就是因为他修得自己觉悟后,再回到世间去觉悟他人。这就是菩萨的‘自觉觉他’的意思。‘有情’并非是凡人的情爱,而是菩萨的慈悲怜悯之心。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两种解释:
a.“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中的‘行’是道行的意思;是指观世音菩萨的道行甚深无有边际、圆满无碍。‘般若波罗蜜多’的意思是讲菩萨启用了众生原本所具有的无上般若妙智,照破了无明,已达到了生死苦海的彼岸,得到了大自在。
b.“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中的‘行’也可以说是:‘进行’或‘修行’。那么,‘深’不是一般的深浅之意。而是指时间的久远。就是说,观世音菩萨在无量久远劫世就已经成就般若波罗蜜多。就是说观世音菩萨早就是佛了。

特别提醒:
“时照見五蕴皆空” 中的‘时’不能放在前一句。如果念‘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其意为:“菩萨修行无上般若妙智慧达到了彼岸上的时候。”要知道,菩萨的修炼是不分时候的。无时无刻都处在般若妙智之中。菩萨的见性不是修的时候见,不修就不见;而是一见就永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是真心妙用。所以应该将‘时’放在后一句,念‘时照見五蕴皆空’。由于上面所讲的不同点,就有两种翻译:
第一种:观自在菩萨在修行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照見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照这样翻译,是说菩萨在修炼佛的大智慧时,才能够照见五蕴皆空,修炼时才可以度一切苦厄。大家都知道,菩萨早已成佛,不需再修。所以这种翻译不妥。
第二种:观自在菩萨的道行具有深不可测的般若波罗蜜多。随时照見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样翻译,是说菩萨早就具有般若大智慧,随时随地都处在五蕴皆空的状态,随时随地能够闻声救一切苦难。这样翻译才符合观音菩萨度众生的真实情况。
 
‘时照見’就是说任何时候都在观照。‘观’是用真心观,就是人体内的真正主人公在当家,是不会产生妄念、妄想的。‘照’就是回光返照,就是照破无明。‘观照’是修禅宗的主要手段。就是以各种方式起疑情,以整个身心去住在自己的疑团里,要想到食不知其味,睡不成眠,使其它的一切妄念都不生起。突然电光火石一般打开了本来,见到自己的佛性。
佛法讲的‘照破’,目的是认清宇宙人生的真谛,使自己的身、口、意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要顺应自然,而不是去违背和阻碍它的发展。密宗也是在身口意三方面加持下,绵密持咒,口持耳闻心观想。达到一心不乱时,见到自己的佛性。修净土的以口念佛号,耳听念的声音,到佛号念掉了,心中清净打开了本来。
‘见’就是见到自己的真心,就是明心见性。‘时照見’是指修炼人在修炼过程中时时照破无明,随时见到真心。一照永照,
 

“五蕴皆空”中的 ‘五蕴’ 是什么?
‘五蕴’就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阴暗的缘影聚集而成的蕴,‘蕴’是储藏之意。也有叫‘无阴’。蕴的缘影来自于六尘;六尘源于六根;内六根和外六尘就形成六识;六根摄入外境;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的感受,形成五识,五识传给‘意’加以分别,就形成第六识。‘五蕴’就是从无始以来,六根所感受到的外境转变成八识田里的种子,累积成的一种固有法则,五蕴是产生‘法’的条件,没有五蕴,也就没有‘法’。修佛人修到最后五蕴皆空时,就是‘法’也空了。这里的‘空’不是顽空,而是妙有真空。就是《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要生、念也要起,只是不住在某一念头上。事来尽管去做,做后心中不留痕迹。不会生喜、悔、恨等情绪。

下面分别解释‘色、受、想、行、识’ 五蕴。
五蕴中的色蕴,就是对一切色相的看法,所以叫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心法,就是我们对色相所动的念头。心法无相,但是一切行为举止都是受他们支配。心法是来源于色法,又反作用于色法。所以,色法就是心法,心法也就是色法。比如:一个小孩刚出生时,没有对味道的辨别能力。可是当他逐渐吃的东西多了,就分辨出哪好吃,哪不好吃。他是怎么分辨的呢?这就是他无始以来的五蕴起作用。舌尝出甜味有了味识,味识将这个信息传给意识,意识请求第七识调出第八识田里的原有信息加以比较,找到了同样信息是名:甜味。就告诉眼识,你所看到的这个东西是需要的。又告诉‘行识’,以后见到这个东西就表现出兴奋想要的样子。所以,以后小孩见到他喜欢的甜食,就用小手来抓。人的后天知识就是这样积累的。但是,这种由分别心积累的知识,很容易产生妄念。
再比如:人们常说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自然界有它自己的规律,人是无法改变的,只能认识它、适应它。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所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由人的五蕴产生的妄念。如果改称‘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就更恰当一些。
‘受蕴’就是对六根传来的色法的接收和感受,有三种:
苦受——对于想要又要不到的色相感到苦恼。引起心中不快。久而久之,忧虑成疾。
乐受——对于自己想得到的都能满足,就感到高兴快乐。有时也会乐极生悲。
舍受——舍去了心中的感受,遇任何事不喜不悲,心中坦然。这是菩萨度人时的心态。

‘想蕴’是讲人接受到外境传来的信息,就会不停地想。因为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好了还想好;不好就要想怎样变成好。

‘行蕴’是对想蕴的信息更加完整化,进一步作出行动计划。即策划过程。策划好了就让人体去付之于行动。只要一行动就是造业。造业就分善业和恶业。

‘识蕴’是在造业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就形成了识蕴。识蕴反过来去完善行蕴,制定出更好的计划。
‘五蕴’对于凡夫来讲,是产生妄念妄行的根源。但是对于修佛人来讲,它又是修行的工具和资粮。但是要认清它的本性,也就是佛说的正知正见正信,才能很好的利用它。我们在修佛时,听经说法就是‘色蕴’;接受佛所说的妙理论,就是‘受蕴’;考虑为什么要修佛就是‘想蕴’;按六度修行就是‘行蕴’;修到打开了智慧之门,转识为智,认识真正的主人公,就是‘识蕴’。 
“度一切苦厄”的意思是:既然已经照破了五蕴,那就无所谓好与坏、喜与悲、苦和甜的分别了。那么一切痛苦和灾难就不会感受到了。因为人的感受都是由心的分别而来的。
“苦”:通常讲人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炙盛。
“厄”:就是三灾八难。比如:刀兵灾、盗贼灾、劫灾(水、火、风、雹、地震);
五住烦恼:‘见爱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无色爱住地’、‘无明住地’。
‘见爱住地’: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尽办法据为己有。是根本烦恼。
‘欲爱住地’:指欲界天的烦恼。因为欲界天没有脱离轮回,很害怕失去享乐。
‘色爱住地’:指色界天的烦恼。这里的天修炼到一半,还有见思二惑要除的烦恼。
‘无色爱住地’:指无色界天的烦恼。就是照破‘空相’的烦恼。
‘无明住地’:指已经修得见思二惑没有了。还要破尘沙惑、无明惑的烦恼。
整句翻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見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一句话的意思为:观世音菩萨早已具有深不可测的佛的大智慧,时时照见无蕴皆空,行一切事都自在无碍。倒行慈航,返回到世间度化一切众生,为众生除一切苦难和厄运。

“舍利子”是人名,就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弗’在梵语中就是‘儿子’的意思因为他的母亲的名字叫‘舍利’,他以他母亲的名字取名,就叫‘舍利的儿子’,简称舍利子。千万别与修炼人涅盘后,肉身烧化后留下的舍利子相混淆。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话是心经的要旨。是讲色、空不二的道理。‘色’是六尘之一。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分成三类:
1.‘色’是可以用眼睛或借助科学仪器看见的物质的相。
2.‘声、香、味、触’是可有对应感官,但不可见的相。
    对应于‘耳、鼻、舌、身’。
3.‘法’是不可见也无对应的物体,它是前五尘谢落的影子。

佛在这里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一种修行中的递进关系。

首先,‘色不异空’是针对刚进入佛法修炼的人讲的。佛告诉他们,色与空是一回事。因为身体感受的一切相,包括心识的无相相,都是因缘合和而成。没有因,无法成相,有因无缘也无法成相。所以一切相都是虚假的。为的是叫他们不要看重眼见的相,执着于眼见的相。要放下一切相的东西,用心修炼,除掉‘人执、我执’。

‘空不异色’是对小乘的罗汉讲的。因为小乘人是执着于‘析法真空’。他们只想将自己的身体化空,了一个分段生死,所以称他们为‘自了汉’。佛告诉他们,执着于空还是等于住在色上,因为种种色也有空的时候;从另一个角度讲,佛教讲的空,不是顽空,而是一个执不执着于相的问题。相还是有的,不执着它就为空。所以是‘空不异色’。希望他们除掉‘法执’,归于大乘。看清色的本性,就不会怕在色中行走,被色所染。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对初出道的菩萨讲的。因为在初地菩萨的心中还存留‘空’、‘色’的两种观念。佛法是不二法门。佛是要破初地菩萨的二见之错。告诉在世间度人的菩萨,‘三界唯心’为性宗;‘万法唯识’为相宗。由相用而归于性体,叫破相见性;由性体起相用,叫妙有真空。修得解脱后的菩萨,又返回世间度众生,也是离不开‘五蕴’,要靠五蕴起种种妙用。
 

[NextPage]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在前面仔细讲了色、空的关系,后面就用一句话概括了‘受想行识’与‘空’的关系。这就是:一法破,法法破。同理可证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一段话是《心经》的主体。前面讲完了修行的次第,那么修行到底求个什么呢?
在这里,佛告诉大家:当你修到‘是诸法空相’时,就能看见自身的法身佛——妙灵真心。这个真心是无相的,所以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见到了真心,就是到达智慧的彼岸;就能了了生死,脱离轮回的苦海,达到无生,成为永恒。
‘是诸法空相’中的‘是’作‘一切’讲;‘诸法’就是前面讲的在学佛的过程中,运用五蕴生出的种种法相。当照见五蕴皆空时,诸法相也就随之空了。这里的空是妙有真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不执着一切相,包括法相。不为境相所粘连,也不会被诸法所左右。当人修到无生后,就是无有生死可了。并不一定要去极乐世界;就算还是生活在娑婆世界的阎浮提;就算还在六道轮回中头出头没,而不见有生,也不见有死。尽管肉身也在变换,而真心不变,这就叫了了(liao le)变易生死。
成佛后得大智慧,妙用重重,自在无碍。泛舟于如来寂灭之海,游戏在人间的三昧之中无有厌倦,这就是真正的无生法忍。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佛在这里继续强调‘色法与心法’、‘有相的相与无相的相’都是一回事。《心经》是一乘法,是佛教给众生成佛的捷径。
要达到相空、法空,必需五蕴要空。五蕴是产生妄知、妄见、妄念等法相的根本。怎样使五蕴空呢?首先从六根修起。革掉凡夫的命——先空掉肉身。从六根六尘这十二处着手。所以佛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里不是说叫人真的不要眼耳鼻舌身意,而是不要执着于色声香味触法。
 

什么叫‘根’呢?‘根’有生长之义。眼耳鼻舌身是有相的,叫‘浮尘根’;‘意’是精神世界的,叫‘胜义根’。修佛法就是使六根不生长。
六根不生,就不会产生六识。这就是除去了‘我执’。比如,眼根见色时,因为分别就出现了色相;耳有分别就出现了声相;舌有分别就出现了味相;…而意根对前五根的分别,同时作出相应的分别,这就有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如果五根对境时,意根不起分别,则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而不香、食而不知其味、…’,就不会出现六尘。
‘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是外面物景经六根传来的信息,又经‘六识’化为境相,犹如尘埃污染心性。所以空了内六根;也不会产生‘六识’的心法,就不会摄取外六尘的境相。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一句话也是作了省略。一句总括了六根、六识、六尘这十八界都空。心只要不住在六根上,就不会产生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没有六识,就不会有外六尘的侵入,没有了外六尘,五蕴也没事可做,心地就清净了。
‘界’是界限之义。
如果消灭了妄心,本性功能恢复,就没有乐于十八界的界限。六根就可以互用。如耳能识字、手也能识字等。听说过用眼睛听声音吗?用眼听声听的是无声之声,是最大的声。比如三千大千世界都是佛的真心化变,佛无时无刻都在为众生说法,只有以真心用眼去看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才能体会到佛的说法。这就叫‘无情说法’。不是用耳去听,而是用心去体会。这种无听之听才是真听。
人生在世,没有人是不喜欢尘境的。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不停地分别。眼见明暗美丑;耳闻动静音响;鼻嗅香臭通塞;舌尝酸甜苦辣;身触冷暖涩滑;意分爱憎取舍。为了空花水月的尘境忙碌,身心为尘劳拖得疲惫不堪。而贪取尘境的后果就是造业受报。古德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贪嗔痴三毒特别重的下地狱;贪得无厌的生饿鬼道,饿鬼肚皮大、喉管如针细、口中喷火,不能吃东西;只顾眼前利益得失,不信因果轮回,杀生造业,就是愚痴,痴重就投生到畜生道,也受被宰杀之报;嗔心很大的人,一碰就发火,就生阿修罗道;贪嗔痴都有,但不太重的生人道;有少分的贪,做过一定的好事的生天道。人、天两道因各人福分的不同,就有贵贱丑美之分。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佛的这一段话是开示缘觉乘的修炼者。是破缘觉乘的修炼者所执着的十二因缘法的。众生之所以在六道中流转,最关键的是因为‘无明’。而这个‘无明’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是对于人的糊涂、烦恼、迷糊的概括。只要一觉悟,就没有‘无明’了;既然无无明,就无需破无明,所以连无无明也尽了;由此类推,没有前面‘无明’之因,也无后面‘老死’之果。所以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既然都没有了,也就不成其为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的内容到底是讲什么呢?就是讲人的一生之所以会生死轮回,就是受十二种因缘所迷惑,不认识一切事物的本来面貌。大概内容如下:
无明——首先是因无明,真心变成了神识。
行——因神识当家,起作用产生妄念、妄行,这是上一辈子造业的根源
识——神识做主就会有分别心。即识别之心。一有识别就会随业力牵引选择投生的道。
名色——神识初入胎时只有色蕴。
六入——胎儿在母体内就产生‘见、闻、嗅、尝、觉、知、’六中心性。
触——婴儿出生离开母体,开始接触六尘。
受——从小开始学知识,长智慧。
爱——随着知识增加,分别心也开始萌发。对境起爱心。
取——因为有爱,就想到索取。
有——只要有所取得就叫造业。人只要一有动作就是造业,业分好坏、善恶。
生——随着造业的不同,就逐渐形成来世的五蕴身。这就是:要知来世果,只看今世因。
老死——这一辈子的轮回近了尾声,死后又因无明、分别心再进入轮回。
 
由‘爱、取、有’三因,得‘生、老死’的苦果。人在老得不能吃喝,行动不便,知道死之将近,那种留念世间的痛苦心情是很不好受的。但是,一旦一口气上不来,处于大昏迷状态。他的亲人以为他已死去,其实他还有一个更痛苦的灵魂出体的过程。人的肉体由四大合和而成,死时就有一个‘四大’分散的痛苦。‘地大’分散时,就会感到有一座大山压在身上,透不过气来;‘水大’分散时,就像整个身体侵在冰冷潮湿的水里,严寒透骨;‘火大’分散时,感觉浑身如火在燃烧;‘风大’分散时,是最痛苦的。像生龟脱壳;如风刀解体,可能与人间的一种极刑‘凌迟处死’差不多。‘凌迟处死’就是活生生地将一个人慢慢解体。用刀一刀一刀地割下他的肉,让他慢慢在血流尽后死去。
虽然僵死的人很痛苦,因为他的六根不起作用了,痛苦万分也表现不出来,所以世间人不知有此痛苦过程。还以为人的眼睛一闭,就一了百了,什么也不知道了。实际情况是每一次进入轮回都要经过这个过程,体内的灵魂要痛得昏迷好几天。
佛告诉他们,用不着受十二因缘法的牵制,只要悟到诸法空相,心无所住,当下就能成佛。修成了阿罗汉后,人体照样要死亡。但是,阿罗汉随时可以将神识与肉体分开。还等不到肉体的四大分散,他的灵魂已经离体,就感受不到任何痛苦了。所以,修炼缘觉乘的人如果老去想十二因缘法,想受报入轮回的过程,心不得空,就隔断了智慧,总自在不了。
 
“无苦集灭道”这一句是接着否定‘四缔法’。
佛当初讲‘四缔法’是为小乘根性的人讲的。‘缔’的意思是‘真理’。‘四圣缔’就是四条真理。揭示六道轮回的真谛。即:苦缔、集缔、灭缔、道缔。
苦缔是世间果。讲三界一切众生都为‘苦’所逼迫。所以‘苦’是逼迫性的。众生的苦有三种:苦苦、乐苦、行苦。欲界的三苦俱全;色界有乐苦、行苦两种;无色界只有行苦。
苦苦——主要指三恶道中,是苦上加苦。苦不堪言、痛不欲生。
乐苦——一得享受贯了,当享受要失去了而感到的痛苦。乐非永恒,乐尽苦生。
行苦——众生的诸行无常,虽然当时不感到快乐和痛苦,但是因常处在一种不安定的环境,就有一种无常苦。
集缔是世间因。‘集’是感召性的。世间一切苦都是唯心所造,自作自受。“心本无生因境有”,就是说:我们的真心本来是无有生死的,只因为心与境粘着,才有生死的。
集缔的因,是由二十六种烦恼积集而成。二十六种烦恼包括:
根本烦恼有六种——贪、嗔、痴、慢、疑、不正见。
小随烦恼有十种——忿、恨、恼、反复无常、诳、馋、骄、害人、嫉妒、悭吝
中随烦恼有两种——无惭(做了坏事不感到羞耻);无愧(作对不起人的事不存愧意。)
大随烦恼有八种——不信、懈怠、放纵、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灭缔是出世间果。‘灭’是寂灭、断尽之义。它是可证性的。通过修道可证得佛果。
道缔是出世间因。它是可修性的。因为羡慕已出世间人的洒脱而去修道。
修‘四圣缔’就是使小乘人知道苦来源于集,寂灭乐就因为修佛道。要他们断见思烦恼,破除惑业。有三十七道品可供他们修行到涅盘境界。这三十七道品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总称三十七道品。
修三十七道品先要修五停心观,這是能使五种过失停止於心的观法,能停止修行人的乱心,叫做「三摩地」。五停心观有: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別观、数息观。修五停心观就等同于念佛咒。为的是让心得到清静。

下面分别介绍三十七道品的内容:

四念处:念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是修智慧的,叫做「奢摩他」。
念处有四种:
第一,身念处:观身不净。
第二、受念处:观受是苦。
第三、心念处:观心无常。
第四、法念处:观法无我。

「四正勤」就是一心精进修行此四法的意思。又名「四正断」,即能断懈怠之意。修「四正勤」从身、口、意三方面下手。
这四法的內容是:
第一、对已生之恶要把它断除,而勤加精进。
第二、对未生之恶要使之不生,而勤加精进。
第三、对未生之善要使之生起,而勤加精进。
第四、对已生之善要使之增長,而勤加精进。
「四正勤」可以一句话来概括:不要因恶小而为之;不要因善小而不为。
四念处是修智慧的,修「实智慧」。四正勤修「正精进」。智慧、精進增长了,但是定力弱,使修行人还不能如意遂愿,故須修此「四如意足」的四种正定。用四种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願皆得,故名之「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所谓如意,是指佛所具有的六种神通中的如意通,是依靠此四种定而生起的。足者,乃依靠之义也。比如:我們的身体是依足而立的。你想到什么地方,就能到什么地方,所以又称之为「神足」。
第一、欲神足:欲于加行而生起定,就是你想得到這個神足的定,依欲之力,則定引发而起。
第二、勤神足:于加行位上勤修此定,精进勤奋,不懈地努力。
第三、心神足:于加行位上,一心专注。
第四、观神足:于加行位上观照心不散乱。
加行位中,虽然有许多法,但此四法資益最胜,故为四如意足。

「五根」。根者,能生、增長之义。五根,是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信根」一切法皆以信為首。信根坚固,則可精进修持;
「精进根」,又名勤根,精进勇猛修法;
「念根」,念念不忘正法;
「定根」,使心念于一念或一境而不散失;
「慧根」,开发智慧,能认识真理。
此五根是生一切善法之本。五根坚固,則可引发五力。

「五力」:力者,用也。五根增長,則可不为烦恼所坏。有治五障之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信根增長,能破諸邪信;「精进力」,精进根增長,能破身之懈怠;「念力」,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如我們时时刻刻地念佛,就是为断除貪嗔痴三毒邪念;「定力」,定根增長,能破诸乱想;「慧力」,慧根增長,能破三界諸惑,三界內之見思烦恼均破了。

「七觉支」,觉是觉察之意。此法能使定慧均等。觉法有七觉支或七觉分。又因七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此法修后能成菩提正道,故又名「七菩提分」。有:
第一、择法觉支:即以智慧选择所修之法。选正避邪。
第二、精進觉支:要以勇猛之心,精进不懈地力行正法。
第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法喜充滿,乐于修法。
第四、輕安觉支:断除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松安乐。
第五、念觉支:时时刻刻观念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
第六、定觉支:使心止於一境,而不散亂。
第七、行舍觉支:舍离一切虛妄之法,一切都不住。我們的自性是尽虛空遍法界的,俱足无边无量的妙用,一切都舍了,一切都放下了。
「八正道」。此法是通向涅槃之路,是圣人所修之道,可证得阿罗汉果。有正見、正思惟、正語、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种,称为八正道,或八圣道。
第一、正見:見四圣諦之理后,有了正确的知見,以无漏之慧为体。
第二、        正思维:見四圣諦之理后,能正确思維,使真智增長,以无漏之心为体。
第三、        正語:以真正的智慧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語。儒家曰:「非礼勿語。」
第四、正业:以真正的智慧断除身之一切邪业、一切不正當的行为,而做清净的身业、正當的行为,以无漏之戒为体。
第五、正命:清净身口意三业,順於正法而活命,謀正当的职业,以无漏之戒为体。

若为了名聞利养,以供生活挥霍,就是邪业。又叫邪命,有五种:
( 1)於世俗人前,咋現奇特之相,以求利养。求神通的人就是这样。
( 2)宣說自己功德,以求利養。做了一点好事就念念不忘,总希望别人加倍偿还。
( 3)占卜吉凶、看相算命,以求利养。
( 4)大言壮語,而現威势,說大話,欺骗人,威吓人,以求利养。
( 5)說所得利,惑动人心,以求利养。
第六、正精进:发用真智而勤修涅槃之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以无漏之勤为体。
第七、正念: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以无漏之念为体。
第八、正定: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以无漏之定为体。此定是無出入之大定。
八正道中以正道為主体,总为无漏,是見道位之行法,而七觉支是修道位之行法。所以,七觉支、八正道属于修行次第。修了七觉支、八正道,也是为了使五蕴空。
但是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修的时间很长,对于那些才接触佛法的人,作为修一乘佛法的前奏。就如同上小学前要进入学前班一样。我之所以将它们列出来,只为了知道一点这方面的知识,与我们现在修大乘菩提法没有多少用处。
现在佛讲心经就是告诉弟子们,那些法都可以不要了,只要按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修得五蕴皆空,就可即身成佛。不用管什么十二因缘和四圣谛。所以,我们只要按佛所开示的方法修就可以了。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心经》是以‘无所得’为宗。佛提倡多舍多得。现在众生最需要修的就是四无量心中的‘舍心’。舍得越多心就越空得快。
以上讲的无蕴、无十八界、无十二因缘、无四缔法、无六波罗蜜、无三十七道品等,这些都是要空掉的。一切本空,实在无有所得。也正因为心无所得,才能得到佛的般若妙智慧。修佛的目的是为了无生无死,就是没有生死业。

那什么是生死业呢?大珠慧海和尚有个定义可以借鉴:“求大涅盘是生死业;舍垢取净是生死业;有得有证是生死业;不脱对治门是生死业。”求大涅盘是有‘求’的愿望,心不得空;舍垢取净是有取舍,心不得空;有得有证以为能得到什么,心不得空;佛法是法无定法,因缘生法,哪有什么对治门呢?
所以佛说:“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成佛的目的就是为了度众生,如果以为可以得到个什么,那就有了‘四相’,那就是没有修到家。真修成佛的人,大智若愚。无入定出定之别。能够做到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他的心地长处妙有真空,一切般若法用,都会自然显发,毫无造作。不偏空也不着有,信手拈来即成妙缔;无尽妙用随心所至。这就是真正的大彻大悟之人。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段话是讲修心经能得到大好处。前面佛说了‘以无所得故’,正因为心无所得,才更能得到这一段话讲的功德果。功德果无相,但是能起妙用。
‘菩提萨埵’就是菩萨的梵语音译。‘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就是已登佛位的明心菩萨对于世间还‘有情’。这个‘有情’不是留念世间,而是要到世间度众生。所以菩萨先自觉再觉他,又叫‘觉有情’。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这句话里的‘依’就是依照。这个‘依般若波罗蜜多’,不仅仅菩萨要依,一切要成佛的修炼者都要依这无上般若妙智,照破无明、照破一切妄想心。就真正悟到一切世间法、出世法、有为法、无为法等皆不可取,不可执着。
修般若波罗蜜多是成佛的根本。只有肯走这条路的人,才算是有智慧的人。有些人修佛是向外求法。求神拜佛,希望佛菩萨拉自己上天;或者代替自己转业成佛,这都是外道;是心魔作怪。哪怕他修到弥勒佛出世也是成佛无望的。
 
‘心无挂碍’讲的意思是,菩萨已经到达智慧的彼岸,并且得到了佛的妙智。那么他到污浊的世间来度众生,心里不会有牵挂和障碍。因为他是用妙有真心的智慧来度众生,他持有人空、法空、寂灭、轻安的大自在心。世间的任何景象,对于他如同镜花水月。丝毫不会被粘着。
佛宣说《心经》是为了破三障。哪三障呢?就是:报障、业障、烦恼障。

‘心无挂碍’就是破‘报障’。报障分两种:正报——是指我们所得到的身体素质。分美丑、健康情况、寿命长短等。依报——就是指生活的环境的好坏;钱财的多少;人缘的好坏等。这就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这一句话是破三障中的‘业障’。什么叫业障?就是我们做一切事所遇到的障碍。生活在人世间,都会碰到困难、阻力、挫折。当你在做任何事的时候,只要尽心尽力将事办好,办圆满就是善业;反之,带着很重的私心去办事,损人利己、敷衍了事,就是不善业。每个人做的善业和不善业都会影响到你的下一世的报障,这就叫:‘欲知后世果,且看今世因’。
 在人世间的凡人有五种恐怖:
第一、‘不活畏’。凡夫终日为衣食住行担忧,害怕无法活下去。
第二、‘恶名畏’。有些修炼的人怕遭一些不理解人的诽谤,怕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不好,因而去迁就别人,即使是一件大好事也不敢坚持。
第三、‘死畏’。留念当前的生活,害怕会失去,因而贪生怕死。
第四、‘恶道畏’。对于六道中的三恶道持有恐惧心,因为怕下堕,所以在行为上小心翼翼,反而因挂碍太多,不利修行。
第五、‘大众威德畏’。对于世间一些有名望的人、有权威的人,不敢仗义执言。

大菩萨就无有这些恐怖。他们不会为自己的私事去奔忙,也不会在做一件事的时候瞻前顾后,畏缩不前。只要对度众生有利,他就义无反顾。恶道中有缘众生,他照度不误。因为大菩萨是以真心看问题,不会在乎名利,也不以对方的权势大小度人。
正因为大菩萨心里不会有牵挂和障碍,所以不会产生恐怖。大菩萨为什么会没有这些恐怖呢?关键是他们已是无生,又何以有怕死的心呢?大菩萨法力无边、神通无边,又何必争人所看重的名利地位呢?大菩萨既然已登佛位,就有佛的十种大自在:
一、寿自在,二、心自在,三、财自在,四、事业自在,五、生自在,
六、胜解自在,七、愿自在,八、神力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
有了这些大自在,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不必去追求。但是他的大自在是因为先舍了一切后才能得到的。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远离颠倒梦想’中的‘远离’是永远离开之义,这句话是破三障中的‘烦恼障’。即破了迷惑的障碍、无明的障碍、烦恼的障碍。‘烦恼障’有六种:贪得无厌、嗔恨心重、痴迷不悟、贡高我慢、疑惑不信、拨无因果的邪见。
菩萨度众生时,一切自在无碍。哪里还会有恐怖和烦恼呢?没有恐怖和烦恼,就不会有颠倒梦想。生活在世间,不用贪爱追取;饮食起居随缘受用。正因为丝毫不贪念,心中才会感到轻安自在。白天无妄想,夜晚无噩梦。

在十法界中,除佛界外,其它九界都称为众生。都有各自的颠倒梦想。比如:
人道做的是富贵名利梦;天道做的是安逸快乐梦;阿修罗道做的是争强好胜梦;地狱道做的是受苦受刑梦;饿鬼道做的是忍饥挨饿的梦;畜生道做的是吃苦耐劳梦;声闻乘;缘觉乘做的是独善其身梦;菩萨做的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究竟成佛的梦。
佛是大梦已觉,究竟无梦。 佛已圆满菩萨的果德,即:法身德——佛性万能体;般若德——成就一切事业;解脱德——无尽的受用。
 
三障除尽就是究竟涅槃。是无所住处的涅槃;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圆明寂照的大涅槃。涅槃又名圆寂;‘涅’是不生之意;‘槃’ 是不灭之意;‘寂’是指一切障碍除尽;‘圆’是圆满清净。
涅槃有四种:
自性涅槃——是众生能成佛的原因。因为众生都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佛性。想成佛就如同想回家一般。
有余涅槃——是小乘人证的果报。证到阿罗汉为最高。分段生死的烦恼已断,无始惑业的果报还在身。有幻身存在,受诸法的束缚,不究竟。
无余涅槃——没有幻身存在,常住寂乐。
无所住涅槃——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的究竟涅槃。

以上讲的是《心经》的上半部,专说佛法无实,要诸法空相。下面就讲佛法也是无虚的。佛就是告诉修道人,修佛决不会得一场空。这就是要人不着实也不偏空,行于中道而不落两边。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句话,佛告诉一切众生,要想成佛就必须依靠般若波罗蜜多,即登上妙智慧的彼岸。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切众生都有与佛一般无二的佛性,因为被‘五盖’遮住了真心,是以妄心行事,只能算是‘因地佛’;已修成佛的人是真心妙用叫果地佛。佛告诉大家,三世诸佛都是修般若智,得大解脱,获大自在。这里讲的‘得’是无所得之得。就是说,要有一种无所得的心态进行修炼,才能得大解脱,获大自在。有求得之心就住在‘相’上了,反而得不到。
什么是解脱?就是像两根绳子打了死结,需要解开结才能互相不粘连。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佛性与身体粘连得太紧,就不易分开。所以死后灵魂离体要经过很大的痛苦。修佛法的人,平时的修炼就是解开结的过程。当结很松了,灵魂离体很快,就没有痛苦。而那些修邪道的人,他们修炼不是松结,而是更加拉紧了结。灵魂离体是比普通人更慢。普通人只需要三到四天就灵魂离体;长期修邪道的人,需要近一个星期才能灵魂离体。这可不是我的想当然。是莲花生大师的慧眼看到的。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音译,中文意思为:‘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无上。是针对菩萨所讲,要向上求佛道;‘三藐’==正等。这是针对二乘人而言,不要偏空弃有,众生平等;‘三菩提’==正觉。这是真对外道的邪知邪见而说,要他们有正知正见才能觉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虛。”这整段话是佛赞颂般若波罗蜜多。
‘故知’就是应该知道的意思。‘知’不是一般的知道,是以真心的了了觉知,是知而不知,说也无可说的‘真知’。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佛在这里赞叹般若波罗蜜多。说它是无所不通的神咒;是无所不照的大光明咒;是无所不包的无上咒;是无与伦比的。再没有能与它媲美的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虛’:‘咒’是不翻译的密意,真实不虚的话就是‘咒’。佛是如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佛告诉大家,这个咒能除一切苦。一切苦是什么苦?就是五住烦恼的苦因和两种生死的苦果。‘五住烦恼苦’是由于人心住在贪,嗔,痴,慢,疑五毒而生出的苦楚。‘两种生死苦’是指六道的轮回苦和小乘的分段生死苦。

佛讲《心经》就是告诉修佛人,修佛就是修心。只要心到了真空境界,自然会得无上殊胜的力量。到那时,原来的苦消除了,后来也无苦能依附上了。所以能度一切苦厄。
《心经》讲到这里,都是佛的显说,下面是佛的密说。
《故說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这里佛念了咒语。咒语的梵文是‘陀罗尼’,它是佛菩萨的心念所集。一般是不翻译的。佛经是显说的咒语;咒语是密说的经文。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这段咒语,一般是无法说出它的真实意思,言语道断,讲的是用言语说出来是很难表达除它的原意。但是为了修炼者的方便,就讲一个大概的意思吧:“度过去呀!度过去。向彼岸度过去。大家一同向彼岸度过去。速速证得菩提。”

《心经》讲的是心法。在人间都有七个心。前六个心是凡夫心,也叫六道轮回心。每天都在变化,忽而天道心;忽而人道心;忽而修罗心;忽而三恶道心。因为执着于境,不由自主的流浪在六道中。下根性的人不知什么叫‘心’;中根性的人才知道有‘善心’;上根性的人则知道还有第七个心,即:‘超越之心’。这个心若不经过修炼证到,就不知它的存在。
做人首先应从世间法修起。中国的孔圣人讲的‘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忠信’是做人的法用;都是尽人道的基础。而‘尽人道’正是成佛的资粮。人格都不够是无法修成佛的。目标远大,路还要脚踏实地地走。 

国学录入:oliver2003tt    责任编辑:admin 
  • 下一篇国学:
  • 相关文章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被本站转载文章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地址:http://www.wwf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