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所在位置: 女性财富网 > 财智人物 > 女企业家 > 正文
张书英:拧出来的女企业家
作者:创业女性    人物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31
页面功能:【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从3间小猪圈改造成的小作坊发展到如今集新型建筑板材生产、安装和天然果蔬汁生产、纯净水生产、旅游开发、璇修古建、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发展的民营股份制企业;从2个工人发展到员工3000余名、8个公司、14个项目、资产近亿;从赊借起家到成为建材墙体材料行业的龙头老大。操持这个企业的六旬老人张书英,是怎样跨越年龄的障碍,完成了事业的坚实积淀?是怎样在没有任何背景的状况下,打开了紧闭的客户之门?又是怎样把企业做得如此多元,如此兴旺?


■ 用“拧”争取到的上学

    40年代初,张书英出生在北京市平谷县山东庄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张书英一家和太多的中国普通人家一样,解决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那时侯,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又多,有着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父母硬是没有让小书英上学,14岁她就成了家里的壮劳力。
小书英参加了那个年代的水库奋战,过重的劳动使她病倒了。她不停地咳血,善良的村支书劝她回家,可倔强的书英不回去,她想完成水库的劳动,表现好点儿,向父母争取上学的机会。
好不容易捱到完工,小书英的期许却没有实现。胆大的她便撞开了村支书的门:“书记,我要上学!”那份恳切,那份期盼,那份焦灼,全汇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拧”。书记了解她的家境,叹了口气,知道这孩子的“拧”劲儿一上来,再不让上学恐怕是不行了。看着个子高高、体格健壮的半大孩子,书记的心里酸酸的:要不是穷,这个结实能干、聪明上进的孩子,能没学可上?
在书记的帮助下,小书英终于上学了。因为年龄太大,只好跟着上了四年级。可她一点儿基础都没有,在教室像听天书一样,什么都不会。不服输的小书英迷恋教室、迷恋课本,同时也怕成绩不好丢掉争取来的上学机会,楞是在不会拼音的情况下,把每篇文章都生背了下来。从两眼一摸黑成为门门功课全优,从默默无闻成为班里的小干部,那是不服输的她夜夜挑灯苦读换得的啊!
读书带给她无尽的乐趣。尽管每天的繁重家务和农务样样也不能逃避,尽管她在班里年龄最大、个头最高、常常有点儿尴尬,尽管这个半大的孩子也渴望放松,但她拧劲十足地坚持着,成绩一路遥遥领先。可就是这样一个机会,她也只拥有了两年。
    小学升初中那年,家境的捉襟见肘又一次成了家人让她回家务农的借口。小书英只好含泪放弃了校园,告别老师同学,也顾不得校长一次次地上门劝说,她辍学了。

■“那几年,我没有坐着吃过一顿饭。”

    生性聪颖的张书英从此开始了庄稼地里的摸爬滚打。21岁时,她结婚了。婚姻并没有使原有的贫穷有任何的改善,有了孩子之后,风雨飘摇的家更穷了。
张书英想用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换得日子的宽裕。每天天不亮,她便放下仍在熟睡的一双儿女,踩着晨露下地了。弯着腰苦干半晌,才急匆匆地赶回家给全家人做饭。常常是,一手抱着幼小的孩子,一手往灶里添柴,忙得团团转。粗茶淡饭匆匆果腹,又得下地干活了。

   “那几年,我没有坐着吃过一顿饭。”如今的老人回想起来很是感怀,岁月的蹉跎使老人的面容上布满风霜。“我总在想,苦和累都不怕,可为什么那年月却越忙越穷呢?”

    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张书英却改变不了生活。田间地头、屋里屋外忙上一年又一年,依旧是没有尽头的贫穷和忙碌,张书英感到日子没有盼头。那些年,她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能干,会理发、能接生,卖过服装,开过饭馆,后来还在一家毛衣厂打工,织出的毛衣也是平整、漂亮。43岁那年,过度的操劳让她的视力出了问题,再也不能织毛衣了,不甘困守土地的她又回家了。

    在充满灵秀的山间、田野,张书英困惑地徘徊在家和庄稼地之间苦思冥想:啥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啊?

■ 钢渣里淘出的一桶桶“黄金”

    1987年春天,信息光顾了这个闭塞的村庄,机会终于降临了。这时张书英已经44岁。
张书英得知北京石景山炼钢厂炼过的钢渣总是雇人雇车埋到沟里,做废物处理时,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人力物力。后来经研究,发明了一种机器,把废弃的钢渣加上焦碳和岩石,便可成为给管道等保温的新型保温材料。钢厂为了无污染地处理掉钢渣,决定只要购买机器,便可免费使用钢渣。
张书英兴奋地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
可是启动资金到哪儿去凑啊?儿子去年刚刚结婚,外债还没还清,今年小孙子又要落地,也等着用钱,借一个花一个的日子总不是事啊!张书英过够了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她决定赊借,背水一战。
    于是,她用借到的500元钱和赊到的材料,让“燕兴保温材料厂”开了业。可是投产5个月,张书英的厂子却没有开张。公司没有进帐,赊借的材料外加借债,她背了17000元的外债。家里人想打退堂鼓。可是张书英不肯认输,不愿放弃,因为她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她承受着心理和经济的巨大压力,顶着家里人的埋怨,坚持着把厂子办了下来。

    “那是 1987年11月7日,我记得特别清楚。”张书英老人告诉我:“有人买了我600块钱的料,那是我开厂挣到的第一笔钱。”感慨之余,其实就是这小小的一笔钱,更加坚定了张书英办厂的信心。她想:有600,就会有6000,60000,只要咬紧牙关坚持,总会有希望的。
1988年,在张书英举步维艰、苦苦支撑的关口,北京第二纺织小区看中了她的产品,一下子订购了25000元的货。拿到支票的时候,她哭了。

    “我没有马上还债,而是用赚到的钱买了一辆崭新的130货车,在宽宽的大路上,儿子开着,我心里别提有多美了。”坐在我旁边的老人回顾十几年前的往事,兴奋里有当年的激情洋溢,也有付出太多的沧桑感慨。“我说,儿子啊,这是真的吗?咱们也能开上这么牛气的车?”

    这关键的一单,使张书英的小厂终于走上了常规发展之路。

[1] [2] [3] 下一页

人物录入:echo    责任编辑:echo 
  • 上一篇人物:

  • 下一篇人物:
  • 相关文章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被本站转载文章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地址:http://www.wwf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