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所在位置: 女性财富网 > 财智人物 > 青年才俊 > 正文
郭可尊:让英特尔如坐针毡的强势女人
作者:佚名    人物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2
页面功能:【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200612月,在《英才》杂志社、北京青年报社、新浪网、CCTV-2联合举行的“双十”评选中,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当选为2006年“具价值经理人”,在她看来,一个企业发展不能融入这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里,这个企业不可能长期成功。而实践证明郭可尊的策略是正确的,AMD中国在过去四年中得到了社会的尊重。

 

 

 

郭可尊是一个低调的人,虽然网上关于AMD的报道铺天盖地,但对她的专访少之又少。这在素以注重领导人营销著称的IT界,颇显另类。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学者出身的总裁,被媒体评价为“让英特尔如坐针毡的强势女人”。长袖善舞,在她的“指挥”下,AMD在中国市场越发壮大。

作为一个科学家,她并非对市场一无所知,如果接受,自己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

 

从研究院长到AMD总裁

她被认为是AMD里最有权力的女性,但她不喜欢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成功史。不过,对于自己从一名学者转型为企业领袖,郭可尊还是感慨良多。她称改变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

 

2002年年中,在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做院长的郭可尊收到了来自AMD的邀请,职位很诱人,AMD大中华区的负责人。但她并没有马上答应。“在下决定的最后一分钟都还在犹豫。”作为一个科学家,她并非对市场一无所知,如果接受,自己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在2002年,英特尔几乎垄断了品牌机的全部市场,AMD的产品只在DIY和发烧友中才有少量存在。

 

但绝境中也蕴藏着希望。郭可尊看好AMD当时正在大力研发并准备推出的64位技术,认为这必将成为未来几年内市场的主流技术。虽然当时很多PC厂商认为32位足够了,不需要64位技术。但她认为,64位技术将推动整个PC向数字化应用、多媒体应用的发展,那将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变。

 

200210月,AMD新上任的全球CEO鲁毅智同郭可尊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鲁毅智对郭可尊说,“我知道你很想为中国的IT产业做一点事情,难道你希望AMD在中国的最高决策人,是一个外国人吗?不,这应该是你的机会。”

 

这一席话在郭可尊内心中产生非常大的震动。“这些话对我触动很深,我始终忘记不了这些话。”郭可尊现在回忆到,一个外国人都清楚,要改变中国IT产业的格局,只能依靠中国自己的努力,而自己恰好面临着一个可以推动中国IT产业发展的机会。不久之后,她就出现在AMD的办公室里。

 

当时没有人看好AMD,以至于有媒体认为AMD在中国要“穿过英特尔的黑暗森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失败,你丢掉总裁,我丢掉民族企业”

 

AMD中国之前,郭可尊已经设想过自己将要面临的困难,但她没有想到,困难如此之大。当时没有人看好AMD,以至于有媒体认为AMD在中国要“穿过英特尔的黑暗森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她看来,困难越大,内心的斗志更强。

 

郭可尊在上任之后,就着手对国内的大的OEM厂商进行面对面的拜访,有一天,在同一家国内知名品牌的老总谈话中,这家企业的老总对她说:“如果我们合作失败了,你丢掉的只是一个总裁的位置,而我们丢掉的,却是一家民族的企业。”

 

因为这样的信念和目标,郭可尊开始了自己人生中最有挑战性的一段岁月。她着手制定AMD的中国发展战略。这是一条本土化的策略,和中国科技兴国、振兴民族产业共同成长的道路。从另外一个角度,AMD希望通过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换回自己在中国市场上的可持续发展。

 

2003年,郭可尊在中国做了第一件大事,与曙光公司合作进行超级计算机的项目。这一合作的成果使中国的超级计算机运算性能进入了当年全球前十名之内,这项成果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肯定。在北京中关村最困难的时候,大量企业开始撤出中关村,郭可尊却毅然决定将AMD总部搬进园区,以此表明AMD和中国共发展的决心。

 

接下来,她又极力推动AMD向中国转让了美国政府许可转让的最高级别的核心技术———X86低功耗技术。20068月,AMD在美国本土以外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落户中国上海,投资1600万美元。在落成仪式上,AMD总裁DirkMeyer高声宣布:“郭可尊女士帮助我们找到很多优秀的人才,让AMD连接到当地政府和市场,并实现了更本地化的经营。”现场数以百计的镁光灯立刻投射到郭可尊身上,她成为焦点中的明星。

 

实际上,正是这些做法,为AMD在中国的业务带来了巨大转机。“客户开始信任AMD,开始尊敬AMD。这些都说明企业发展跟国家和社会发展目标结合的重要性。”郭可尊说。

 

“他有困难,你有责任帮助他。正是这种策略使得我们慢慢打开了中国市场,得到了中国客户的认可。”

 

跨国企业不能把自己当“外人”

 

今天几乎所有高科技企业都把中国当成全球最重要市场之一,为了实现对中国长期投资的承诺,一般跨国企业都是把本企业的研发部门和工厂搬到中国,但是并不是所有跨国公司都在认真思考如何将企业长远发展与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并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来承担。

  跨国企业要想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就必须以一个创新者的姿态,认认真真理解并执行中国政府倡导的科技自主创新的策略,并把自己看作是这个国家的一个新成员并承担义务,也享受相应的权利,这样才能真正投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大潮中,为中国自主创新战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这是在中国的跨国企业应该承担起的社会责任。当一个企业能够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的发展战略,并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自己重要作用时,自身也将获得发展的机会。

  企业不应把自己的先进技术作为控制或主导别人的资本,而应该更注重如何真正满足自己的客户或合作伙伴的需求。只有帮助客户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才是真正的成功。郭可尊说。

 

 

 

 

 

 

 

人物录入:echo    责任编辑:echo 
  • 上一篇人物:

  • 下一篇人物: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人物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被本站转载文章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地址:http://www.wwf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