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您现在的位置: 女性财富网 > 国学 > 道学 > 国学正文
道的本性
作者:王受仁    国学来源:学说连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12

       老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伟大哲人和思想家,他以其极简炼的语言,深奥的思维;以道与德的范式,论述道的基本本性,高度抽象地概括了宇宙自然的基本结构和存在模式,还有社会的理想模式,并以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将天道与人德相结合,使自然与社会融为一体,形成了老子所特有的道论的哲学思想。并还谈到了道的最基本的运动规律,道的可知性和可实践性。

      老子其人,他的生平简历存有疑义,因而有较大争议。他的著作,所传的版本众多,据称有400余种,校、订、点、评、又不统一。就以公认的现有的郭店本、帛书本和通行本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再加上现在中外的许多学者研究上的分歧,这就给我们这些想认识老子的人带来了麻烦和不便。好在有考古挖掘中发现了较为原始版本——郭店本,还有帛书本,在国内又有一批理论水平较高,资深学者的研究、整理与介绍,就为我们这些想学习老子思想的人指明了一条便捷的道路。

       我是先从阅读宇宙学等有关资料而引发的,直感到老子思想博大精深。为了认识老子,我先后参阅了许多关于老子研究的理论著作,最后确定以孙以楷先生的《老子解读》和《老子通论》为主要的参考依据,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与解读,逐渐地形成了我对老子其人、其事和他的学术思想的理解。由于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中最为基本的哲学范畴,所以本文以系列文的形式,以道为主线,浅说老子的论道,以示对老子哲学思想的探究和崇敬。

      老子论道的本性有两个:第一个是它的物质性;第二个是它的自然无为不害性。

第一,道的物质性

老子的道不仅是他的哲学思想的精髓,是我们了解老子哲学的核心理论,而且还闪烁着古人无比智慧的光辉。远在那个时候,自然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殷商的巫文化还在流传,周代的天命鬼神观当道,神秘的宗教文化还是主流的情况下,老子就能凭着他的直觉,凭着锐智的思维,十分鲜明地谈论他的唯物的自然观和道德观,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老子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道的本性的认识上。在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个物与道有关。在二十一章又说了:“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同样是肯定道的物质性。那么道是“先天地生”,这个道又是从何处生出来的呢?在二十五章的后面有个结论,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说,道是由自然而生成的,即道就存在于原始混沌的自然中。

那么老子所言的自然又是什么?由于那时自然科学条件的局限,老子的直觉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无能解决这个问题,再加上老子对自然与道的思考,其根本目的并非要彻底地解决自然中的问题,而是要借自然的道解决的是社会的问题,如治理社会是由人治还是道来治的问题,还要解决社会中人的生存和处世的哲学问题等等。所以老子十分明确地表示过要“希言自然”,因此,老子对自然的议论是极少的。我约略地查了一下,在81章中总共有五个地方提到过自然,其中还包括有“道法自然”与“希言自然”(23章)在内。

从老子五个地方提出的自然概念来看,很明显都是泛指整个宇宙而言的,或是泛指的整个宇宙的自然规律而言的。三国王弼对老子自然的解释是这样注释的:“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这就是说,老子所说的自然已到了无法用语言名称来明确表示,是宇宙的最极端的一个世界的总称。道就是由那里出来的,而且受这个自然所支配的。这个自然虽然老子没有明确的指出过就是物质的自然,但从老子思想脉络来分析,可以肯定自然就是物质的自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其原因有如下: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指的就是道以物质的形式出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这一句又十分肯定地指出道就是一种物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即指出由道这种物质又生出万物。道是一种物质,又由道生出万物,那么“道法自然”,这个能生出道支配道的自然界很显然也就是一种物质的世界。如果不是这样,那么难道“道”与世界万物都是由自然中的非物质所生?如果是这样一个结论,显然是很不合道理的,更何况老子就没有这样的具体的理论,反而有这样的描述,他描述万物生成时,是这样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51章),这就充分地说明了万物生成时,道生,德畜,还离不了有物的造形等,这个物,就应该是在自然中早就存在着的原生物质。

2、老子的道德经,5000言,81章,“物”字和“万物”一词,还有其它的具体的物质,如水、草木、器物等等,几乎随处可见,就“万物”一词而言,我约略地查了一下,有十六处章句中出现。而且这些词的出现都是泛指宇宙物质的实体存在,词义都是相通的。不仅如此,而且这些字和词都是文章的关键词,与老子的道德观、宇宙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与之相反,与物质相对立的与精神相关的词和字却很不显眼,虽然在章句中时有心、知、识、明、欲等之类与精神有关的字出现,但由这些字所构成的词,都并非是文章的关键词,而且心、知、识、明、欲等形成的词语概念,都是在接触物或道后的结果(反映),是受道和物的支配的。反过来,我们就看不到有一点是由心生物,生道;由心支配物和道的理论。

3、在老子的5000言中,我们还根本看不到唯心的言论,如什么上帝、神的“创世说”;什么“感知就是存在”;什么“吾心即宇宙”、“心即理”等类似的言论。虽然老子也提到过神,但很少,又不起眼,我也约略地查了一下,一共有八处。如“谷神不死”(6章),“天下神器”(29章),“神得一为灵”, “神无以灵将恐歇”(39章),“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60章)。我们来看看这些章句中神的含义,就会十分清楚明白地知道神在老子思想中的地位。“谷神不死”中的“谷神”其实就是指的道本身。“天下神器”中的“神”是含有神圣意义。后面所提到的神,虽然是符合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鬼神概念,但老子将这些神灵都置于道的支配之下,神鬼和我们人自身一样都是受道的左右的。

现在看来,老子道的鲜明的唯物主义精神是无疑的。那么道的这种物质性和自然宇宙的物质观,这一看法与我们今日自然科学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是否是一致的呢?我个人认为是基本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定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物质运动自然生成的结果。从18、19世纪以来,人类的自然科学积极研究的成果也完全地证实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与老子道与自然的物质性,并没有什么相悖的地方。

从人类认识自然物质性这一点来说,现代科学已将人类视线触觉已进入到了200亿光年左右的大尺度的宇宙范围,人类的物质概念除我们常见的地球上的物体和可视的太阳、月亮、星空外,人类借助于高倍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借助于航天事业的发展,已发现了无穷宇宙中有更多更多的星系、星系团、类星体、射线、黑洞、暗物质、微波辐射、各类场等物质。由此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就是一个确切的事实,唯独没有发现有神的存在,和离开了人的大脑的精神和灵魂的存在。一切宗教的信仰,和有灵论等,都还只是一个个的神话而已。

从物质的演化生成这一点来说,现代的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遗传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许许多多的学科,已将物质的基本运动、天体的演化、化学的变化、化学的进化、细胞的发现、生物的进化,人类的产生,社会的发展等等,都有一套套的,按物质大统一观来阐明世界产生和发展的科学道理,并将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51章)等,都作出了具体的科学的解释,这是老子那个时代所想象不到的事情,但是,其基本的哲理都是一样的。

那么老子的道的物质性,自然的物质性,在天地未生成之前,宇宙还处于混沌未开的时期,物质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样子?老子也未曾明说,只是在他谈道生成万物的时候,谈到了一个阴阳二气的现象,如他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结合而成为一体的。关于气状的物质性和功能性,在后来他的弟子庄子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表述,如庄子在《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庄子从正面直接地表述了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结合而成的。

那么现代物理学又是如何看待宇宙混沌未开时期的物质状态的呢?可以这样说,现代的物理学和天文学都未完全否定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学说。所谓宇宙星云,其实就是一种气状物质,现代天文物理学已用许多科学事实说明了这一点,最早的原始宇宙就是一种充满着气状物质的原始宇宙。那么宇宙中这种气状物质成分又是些什么?如何用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来分析这种极原始的气状的物质现象?我从赵凯华主编的《宇宙——物理学最大的研究对象》所提供的资料来看,并结合其他一些学者对原始宇宙研究的资料来看,就能找到一些具体的答案。据称,整个宇宙物质运动状况与宇宙的热能运动有直接的关系,即以什么样的温度物理量和热能量来决定宇宙物质存在的样式。因此,最早的宇宙原始物质是在不同的温度和热能中,气象万千,变幻莫测的,是我们一般常人所理解不到的。

最早的原始宇宙的样子,现代物理学较一致的认为是,那时的宇宙是一个超高温、超高密度、超高能量的,又是均匀的气状物质体。这个气状物质体又是如何演变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有的物理学家还为宇宙的演化设想了一个清晰的演化时间表,以宇宙膨胀的势态来设想,最早期的宇宙为普朗克时代,也即粒子产生和速变的时代。那么粒子产生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现在只能说是一个连粒子也不是的气状物质材料时代。物理学家认为,从普朗克时代后,经历了大统一时代、“大沙漠时代”、强子时代、轻子时代、核合成时代、复合时代等。由于复合时代中性原子的生成,光子的脱耦;由于引力子、引力场的不稳定性,还有暗物质的作用等原因,原均匀的、分散状的气状物质才有可能聚合拢来形成今日的分散的、布局不均匀的天体星系类的巨状物质。由此可见,宇宙的气状样的物质状态,是宇宙原初的样子,而且这种状态在宇宙演化过程中,还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从普朗克时代之前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直到复合时代,才有天体样的物质产生。虽然中间有些时期的时间非常非常的短暂,如普朗克时代,只有10-44秒,大统一时代为10-36秒,强子时代为10-6秒,轻子时代为10-2秒,核合成时代为3分钟,之后的复合时代,由中性原子生成元素和其它物质,并合成为天体,这段时间就较长,有4×105年,即40万年。因此,气状物质是原始宇宙时期最为基本的物理现象是无可怀疑的。由此可见,老子论道中的气论物质观也是基本正确的。

那么老子说的万物生成是“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又有没有科学根据呢?。从现在的宇宙演化学研究的资料来看,同样可以这样认定:老子的物质形成辨证观也基本上是正确的。我们从上面已谈到的宇宙演化时间表中就可发现,从最早形成的每个物质元素中最基本的原子的形成,它就是最好的例证。在膨胀又降温的热宇宙中,在还未形成原子之前,在宇宙中还不可能有具体的物体存在,因为只有原子才是形成物质元素的基础。那时的宇宙物质状态,还只是等离子体的自由运动碰撞,随生随灭的无序和有序的混乱状态,也即上面已提到过的气状物质状态。只有当宇宙温度下降到109时,宇宙进入核合成时代,氘核大量地有效地生成,两个氘核相撞就组成为氦核(4He),这个氦核的产生才预示着原子核的生成,也预示着原子的形成有了基础,这才有了物体生成的可能。据称,宇宙原子核的产生时间只有三分钟。紧接着,宇宙温度降至为3000K或是4000K时,宇宙就进入了复合时代,这就是老子所言的“三生万物”的开始时代。宇宙中有了原子核,就极易和宇宙中早已存在的自由电子相碰撞,结合成原子。因原子核是气状物,又是带正电荷,而电子也是气状物,带的是负电荷,这两者相遇结合为一体,成为原子,不就如老子所概括的一样,“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原始物质形成物体就是这样形成的。

第二、道的自然无为不害性

老子认为道是自然的,“道法自然”,道又有无为的本性,“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章。其实老子的“自然”与“无为”的概念是一致,它们都是相对于人的意志、目的、愿望、动机、行为而言的,是指那些不自然,不合乎自然规律,不合乎道本性的人类盲目的意志行为。而往往人类这种行为在实践中都必然会失败的,因而也是无利有害的。在老子看来,人类的行为其主观目的和主观意志性是极强的,几乎任何人的行为都是为着一个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占有,为了依靠,为了主宰而去努力奋斗的,因而都是缺乏德性的。在老子看来,“道”就不会是这样,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在这里将老子《德经》中的第五十一章为例来说明之。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的“道”与“德”是统一的,道是最具有德性的,因此,道在具有无为本性之同时,还具有“不害”的本性。在道中,道与德的关系是,道只是体,德为道之用,德是道的具体体现。因此道在滋生抚育,催生万物之时,德也必须出来发挥其功能作用。是道与德两种可生可长、滋生抚育的功能,才促使自然中原有的物质,在生长的大势之下,形成为各种各样的物体。所以老子才结论说:“万物莫不尊道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与德的统一性和其重要的价值性是大道自然内在的一种必然规律。如将大道人格化,在老子看来,大道是最有公德的,大道没有什么个人的私利,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它只是顺着自然物性无私地推动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弗宰”,催生万物,推动万物,促使万成长不拥有,不依靠,不主宰。这就老子对道的德性的描述。“是谓玄德”是说道的德性非常深奥,是内在的一种秉性。

老子的道与德的关系,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就是无为与不害的关系。这就是说,只要我们的行为是符合道的无为的准则,其结果就必然是不害的;反过来,其结果为不害的行为也就必然是一种无为的行为。老子对道的这种品德的评价是较高的,如在35章中说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又在最后一章总结中说过:“天之道,利而不害”(81章),天道的行为,对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只会有利无任何害处的,“不害”也是道的一个本性,是“无为”本性的必然结果。

老子认为道的这种自然无为不害的本性就决定着道的能耐可以在天下无所不为,即“无为无不为”。道无比的高贵,因而它不想要的东西,反而得到的更多。道“生而不有”,事实上道是自然中最大的拥有者;道“为而不恃”,事实上自然物谁也离不开道的作用;道“长而不宰”,事实上道是自然界最高主宰者。道的这种力量之大,“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无与伦比,用老子的话来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贞。”(39章)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7章)。又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这就说,我们只要得了道,就会无所不为,无所不有,什么问题都能顺利地解决,而且天下普遍受益,万民安泰。

我认为老子道的自然无为,有利无害的理论是符合现代自然科学道理的,符合自然辨证法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的。人类在自然中生存,为了更主动地适应于自然,一方面在改变着自己,另一方面就是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自然,掌握自然,改变自然,因而与天斗,与地斗,奋斗一生一世,奋斗一代又一代,其目的就是为了创造出一个有益的更适合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人类的一部自然科学史、文明史也就是这样谱写出来的。但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中,人类所掌握的自然规律,是否就是真正的自然发展的规律,是否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之道。要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一条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老子的标准来说,就是“得一”的标准,“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有了“一”就如“执大象”,因而就能“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人类的实践,那怕是极成功的实践,是否有益于人类自身,都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有结论。

现在的问题是,有限的人类思维对无限又丰富的宇宙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人类对自然的每一点认识与实践是否真是符合自然的根本规律,是否就是自然之道,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去深思的问题。自然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有的人在某一局部,可能认识到自然的某一方面的规律,因而在驾驭自然的实践中,也可能在近期内所造成的结果对于人类是有“益”的,但如从长期的利益考虑,人类这样的实践反会给人类自身,给整自然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举例来说,如某些人为了扩大耕地,盲目地围湖造田,造成一方的水系的突然变迁;如某些人为了繁荣地区经济,或是为了大兴土木建设,盲目的就地乱砍乱阀森林资源,造成该地区的生态突然失衡等。人类的这些行为,在短期内可能是受益的,但能否经得起长期自然发展规律的检验,就是一个个的大问题。因此,实践的检验也要有个长期的思想准备,这就是说,人类的行为结果要经得起长期的实践反复的检验,最后还要有全面的思考和判断作为标准。所以,我们的结论是:长期的实践经验与理性的思考,两者都要兼顾。

基于以上的认识,所以,我们人类进行任何的理论思考,或者是搞任何发明创造,或是进行任何的社会建设等,我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有一个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要考虑;都有一个能否经得起长期实践检验的问题要考虑;都有一个是否有益于人类自身和客观世界发展的问题要考虑。本文所说的老子的无为之道更深的哲学含义也就在这里,因为自然发展中的根本规律是一种有益无害的的规律,因而就不存在什么不能做的事情。如果是有不能做的事,那怕是在按规律办事,其中必有一个小规律违背大规律的问题,因而从根本上说,还是一个没有按规律办事的问题。如从这一点来理解老子的无为之道,我认为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还值得商榷,应该还需要更全面地来概括实践能检验真理的意义,如这样讲是否更恰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长期的实践和全面系统的考查是判断真理的必要手段。”

国学录入:oliver2003tt    责任编辑:oliver2003tt 
  • 下一篇国学: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被本站转载文章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地址:http://www.wwf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