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您现在的位置: 女性财富网 > 国学 > 道学 > 国学正文
道教的社会伦理思想和人文精神体现
作者:袁志鸿    国学来源:中华道学资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29

       内容提要:道教产生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教徒虽有正一、全真之教派分别,但正一道本来就没有脱离现实社会,而全真派不仅要求道士清修,而且提倡在现实社会中修持济世功德。因此道教既有出世清修的门径,又有入世服务众生的教义主张,很注重教徒在现实社会中的功德行为。道教以教化世俗为已任,自然必须参与社会伦理思想、人文精神的建设和实践。道教的清规戒律对社会伦理持认同态度,教派理论也包含丰富的社会伦理思想,具有社会伦理的重要教化作用。道教热爱生命,修持养生,重视生态环境,崇尚自然纯朴,注重济世救穷,热心慈善事业等等;而在仙道贵生、众生平等、道法自然、关怀弱小、行善积德等教义内容中无不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华。当代是个多元的社会,其发展进步仍然需要规范和程序,所以应该推陈出新,以形成符合时代需要的新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延续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明。
关键词:道教教义;社会伦理;人文精神;认同与展现
作者简介:袁志鸿1955年生,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兼教务部主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产生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道教,既有为众生出世清修的门径和诸多方法,又有济世利人、服务众生的教义主张和内容。出世需要远离尘俗以静悟人生,明了大道哲理与真谛;而入世则是道教徒利人利他以累积升仙功德的机会,所以道教很注重在社会现实中的济世功德。此等功德不仅是道教徒行持的内容,也是道教授箓、传戒制度形成后授予道士品位的重要条件和依据。因此,道教徒须得“修仙道”于社会之中,实践社会伦理思想,参与人文精神的建设。道教以教化世俗为己任,所以从形成有系统的教团组织开始,即主动适应当时的社会伦理要求,以其道德人文精神渗透于教义理论之中。尤其是正一派道士的生活方式,本来就没有脱离现实社会,而是直接参与社会活动,这就导致了道教教义与社会伦理发生磨合。在这个过程中,人文精神也就获得了传承与发展。
道教关注并参与社会伦理实践和展示人文精神,不仅有历史的传统内容,而且有现实的风貌体现。本文就道教参与社会伦理实践和人文精神方面的体现,谈些认识。

一、道教的社会伦理思想体现

社会伦理是各个时代社会公认、约定俗成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规则,它的内容并非僵化静止。当一个新的时代来临后,往往会以新的标准来审视和判定原有社会伦理道德是否符合现实需要,这是每个时代都高度重视的思想工程和实际任务。其目的是将那些经现实检验而符合新时代要求、仍然适用社会进步、富于哲理的内容保存下来,人文精神亦体现和展示于选择的过程之中。道教是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组织形态与精神形态。它是由人组合而成,所以参与社会伦理思想建设是很自然的事情。
1.道教的清规戒律对社会伦理持认同态度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帮,古来讲伦理,重诚信。中国社会自商周孔圣以来,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和常道,因称之为“伦常”;实施此等“伦常”就是要使人们成为忠、孝、仁、信的君子。此外,古代还以“君臣、父子、夫妇”为“三纲”。[1]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是“三纲”的概括。[2]古代思想家指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人之常行。”[3]为了规范社会群体的行为,从孔老夫子起始,至后世历朝历代的贤哲仁人、儒生仕子无不关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在积极参与和实践社会伦理建设。社会是一种群体组合,必然需要相应的共同遵从的秩序和规范。“三纲五常”虽然是儒家提出并完善的社会伦理准则,但这种准则是适合封建社会现实需要的,所以为当时社会各界所广泛接受。在这种社会基础和氛围下,作为传统宗教的道教不仅同样关注社会伦理建设,而且在道教徒和信教群众中积极推展伦理规范的实践。
道教的社会伦理思想和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清规戒律的传授以及教徒自觉自愿奉行的实践来体现。道教规范教徒的清规戒律主要有:三皈、五戒、八戒,在俗男女无上十戒、新出家者初真戒、正一弟子七十二戒、老君百八十戒、天真十戒、十四持真品、五千文太清阴阳戒、太上高玄法师二十七戒、洞神要言五戒、十三戒、七百二十门要戒、升玄内教百二十九戒、灵宝初盟闭塞六情戒、中盟智慧上品大戒、大盟三元百八十品戒、上清智慧观身三百大戒、千二百戒等等。清初王常月在北京白云观开坛传戒,“删繁就简,传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总称为‘三坛圆满天仙大戒’”。[4]在这些戒律中,道教要求教徒遵循的除了教义的专业条款以外,其中绝大部分主要还是社会伦理所规范的内容和精神。设有这么多条款是否与“无为”、“自然”之教义有违悖呢?道教对此早有自己的认识:“昔太上老子宣五千言秘旨,首以‘道德’二字名篇。道者天性也,德者人心也;教人尽人以达天,存心以全性;虽未设立有‘律’之名,若观妙观窍,即所以律心,柔弱谦下即所以律身。”[5]道教的目的就是通过戒律向社会推展伦理道德思想,表明道教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所谓:“戒者、禁止之辞,益善、止恶、皈真、舍妄之谓也。”[6]当然在这其中道教徒要承担起社会伦理道德榜样的作用,这就是由“无为”所达到的无不为的自然境界。
考证道教全真派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的内容可知,在“初真十戒”的第一戒即提出:“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诚万物”。[7]“中极戒”三百条款中有近150个条款是直接关于维护社会伦理的内容。如:“爱国家”是道教所提倡的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道教首先寄希望于国家元首:在一定时期内帝王或元首,就是国家的代表,所谓“祝一人之有庆、祈四海之同春”,即是此意。所以第268戒内容为:“当念圣王治世,海外稽首,乘风向化”;第241戒为“当念天子,圣明宏道,皇家日盛”。当然社会环境亦包括国与国之边界的宁静,所以第226戒为“当念邻国有道,各守境界。”“爱社会”首要是表现在维护社会的安定,人民生活之幸福。所以第170戒为“不得妄说灾厄、惊惧(人)民”;第226戒为“当念国中清净,王化太平,无有不道”;第239戒为“当念家家安宁咸无痛苦”。其他诸项戒条亦多社会伦理道德的常规常识。如第5戒“不得绮语,两舌不信”;第6戒“不得恶口骂詈”;第13戒“不得恚怒师长”;第15戒“不得嫉贤妒能”;第16戒“不得不忠其上”;第19 戒“不得欺诳同学”;第26戒“不得轻慢老人”;第28戒“不得口是心非、内怀阴恶”;第30戒“不得多积财物、不思散施”;第51戒“不得求知军国事务”;第72戒“不得破人间婚姻事”;第76戒“不得泄人阴私”;第81戒“不得男女群居”;第91戒“不得教人轻离家室”;第92戒“不得因公报怨”;第94戒“不得妄聚众人”;第97戒“不得与恶人交友”;第114戒“不得薄贱人老、病、残、疾”;第115戒“不得弃薄乞人”;第140戒“不得掩他人功以为己德”;第147戒“不得轻慢官长”等等。[8]“天仙戒”其中有“观慧增益数十事不可称量”,而展开说戒的内容,即以“智慧、慈悲、含忍、行功、修心、善业、精进、饰身、遣情、普心”为十个基础内容,然后还有:“远身行法、离口过法、除恶想法、拔逮根法、绝声色法、俭爱欲法、放玩习法、洗垢秽法、无昏惑法、不淫想法、不疑空法、平好丑法、不邪还法、常住无法、绝心想法、习悉意法、善防言法、不乱转法、不悟念法、不彼念法、不悠想法、无常定法、无常的法、无常顾法、不追怀法、无犹豫法、忍不可忍法等内容,形成一系列规范教徒行为的戒条。[9]这些清规戒律都与社会伦理思想不相违悖。
道教要求信徒遵循社会伦理所规范的内容和精神,认为其教义精神与正统“王化”虽然在形式上有所区别,但目的却是一致的。所谓:“出世于入世之中,达身于省身之内,实有佐于王化,绳人于众善也。法中之戒,即正心诚意之学,戒中之法,即治国齐家之化;不过欲人循文归正,借此知玄,”而“明有王法,幽有道法;道律治己,王律治人;二者表里,以扶世教。今若只知王纲之律,不知道法之戒;只知道法之戒,不知王纲之律者,是谓徧也”。[10]
2. 以教派形式展示的社会伦理思想
我们都很熟悉江西南昌西山万寿宫,那是道教净明派的道场。净明派奉许逊为祖师,称“许真君”。据说他在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曾任蜀地的旌阳县令,所以人称许旌阳。为治理好地方,他曾撰《八宝垂训文》,其要旨为“忠孝廉谨、宽裕容忍”八字。意为“忠则不欺、孝则不悖、廉则罔贪、谨而勿失”;“宽则得众、裕然有余、容而翕受、忍则安舒。”[11]“净明自晋唐以来数历兴衰,”“大体以重忠孝与行符箓为特征。据称孝道明王,孝悌王皆以孝悌而成道,许逊教人以忠孝廉谨宽裕容忍,谓之‘垂世八箴’”。[12]“元代刘玉所创净明忠孝道,尤以力倡忠孝之履践为特色。”刘玉说:“净明只是正心诚意,忠孝只是扶植纲常,但世儒习闻此语烂熟了,多是忽略过去,此间却务真践实履。”[13]所谓“方寸净明,忠孝立本,则神渐通灵,道法自备。”“心自正一则无邪不伏,感召立应;不拘在家出家之形式,不贵搬运精气之金丹命术,不重科仪繁文缛节,惟以净明忠孝为主旨,其学可谓道、儒融合之典型,当时儒者多称道之。”[14]净明道的立教本旨,就是社会伦理所倡导之内容,可见道教教义与社会伦理不相违悖而且有助于推进其完善和规范。
其实强调社会伦理对道教徒修持的重要作用的教派又何止于净明派?天师宗道统相续亦遵循社会伦理,并且特别注重嫡系血统承续的要求;据载:张陵天师在蜀汉之地“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不喜施刑,廉耻治民”,[15]“以善道教化”。永寿二年(156)祖天师将升化,“乃以印剑付子衡,戒子曰:‘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步罡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绪,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16]天师道第二代张衡嗣师在向其子张鲁传承教法时也有一番说教。嗣师张衡“嘱子鲁曰: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诚敬忠孝为本,周行天下除妖孽之害。嗣吾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国,非教无以事亲。”张鲁尊其祖训,“在汉中以祖传道法教民,行宽惠之政。”[17]对教民“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其后天师道在传承中,社会伦理思想即成为其中重要内容。不仅如此,至十七代张颐真君,实践和弘扬社会伦理“孝道”精神的事迹,尤存载于史料:据说真君“性至孝,母疾,侍奉勤敬,经旬月不解带。每谓人曰:‘不忠孝而欲学道希仙,是舍舟楫而涉大川也’。”四十一代张正言天师,曾“集诸弟子曰:‘吾家世代以福国、忠君、佑民为本。’”[18]由此足可以见证古往今来道教天师宗的社会伦理道德思想的主张和实践。
茅山道教上清派,是魏晋之时兴起的道教宗系。该宗派经箓据称经“圣师七传”,而至第一代太师“上清道主”魏华存;其后经玄师杨羲、真师许穆、宗师许翙,绵延传至四十五代真人。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茅山上清经系的早期传人,许多均为由儒而道,由仕途而入玄门;其后,历代传人亦均为文化层次很高,在社会中亦很有影响的人物,所以社会伦理思想在该教派中表现亦非常特出。该教派依据茅山固有文化历史的人文渊源,奉西汉之时修持山中的“三茅”为祖师,尊称为“三茅帝君”。这是很有来历的三位神仙,其叔祖茅濛是于始皇年代,华山中乘龙飞升的大仙。[19]茅山上清派颂扬茅氏神仙最特出和闪光之处,即是茅氏兄弟社会伦理道德思想的实践和弘扬,后世曾有“宝卷”类的读本阐扬其孝道精神和伦理思想。[20]上清宗要求教徒以“三茅帝君”兄弟为榜样,学习其孝敬父母以成仙道的事迹和经历。至今茅山九霄宫内太元宝殿前,大书有“在家不孝双父母,何必灵山见世尊”这种俗而又俗,但社会伦理气氛极浓重的楹联文字内容。
南宋之后,金元之际道教全真派出现,重阳祖师进入山东沿海传道。以道教方式修持的各支派流系望风并入全真宗系,其后在山东宁海、文登、蓬莱、牟平等地即相应成立起全真派的五个教会形式:即所谓:平等、金莲、玉华、三光、七宝“五会”。[21]道教以经箓授受为主体的传统宗教形式,一直以我国南方为主要活动区域,“三山符箓”名山也都在南方地域中,面对道教全真派南下传道的形势,南方各符箓教派自然也有了相应的认识和考虑。于是由龙虎山张天师领衔,茅山、阁皂山、穹隆山、武当山等南方各山道观,由天师、上清、灵宝诸宗系为主体组合的“三山滴血派”即“正一派”出现。[22]道教正一派本来就深入社会现实,自然强调在社会中的伦理道德思想的展现。而道教全真派主张“三教合一”思想,所谓:“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23]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求教徒注重伦理修持,所以全真道士必习读《孝经》。全真龙门派“以三教同修,不拘在家出家,‘道俗随缘,荤素方便’,惟重五伦八箴、修身寡过”,就是实践社会伦理的最好例证。[24]

[NextPage]

 

二、道教教义的社会人文精神体现

道教是善于向社会劝喻告诫的宗教,劝人行善积德,认同社会伦理,这应是一种正派宗教形式具备的教义内容和人文精神表现。作为传统宗教形式,道教的目标是追求神仙长生之道,但它尤其热爱生命,提倡道法自然,重视环境保护;矢志济世救穷,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热心慈善事业,这些都是人文精神在社会现实中的体现。现简论如次:
1.“仙道贵生”的人文精神
“仙道贵生”是道教最为宝贵的教义内容,是区别于其他宗教形式人文精神最特出的展示。道教是热爱生命的宗教,早在远古之时的黄帝就知道养生和关注生命问题。黄帝先立社会功德,然后功成身退,问道广成子,道成遂于鼎湖飞升。继其后方士讲“长生之术”,重“神仙之方”。历朝历代史料记载有许多帝王关于神仙追求的故事。秦始皇为此曾派徐福带童男女越海求仙方;[25]汉武帝“祠灶”、[26]“起柏梁台,作承露盘”,[38]目的还是企盼神仙,追求长生。中国的文化人其实古来也都是这样,一方面要证明人生价值,追逐于仕途经济;一方面又要追求长生之道修心养性,所谓“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首要还在于“修身”。修身内涵虽在于育高尚品质、养浩然之气,但其中亦有“生命”关注的旨意,寿命长短谁都重视。道教继承了人类关注和探索生命问题的传统。
道教就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人类生命的关怀自然是放在重要位置,所谓“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人禀赋先天元气,托胎于父精母血来到人世之间,那真是来之不易,万分之福缘!人对自身自然非常珍惜,所以道教主张人们“重生乐生”,修持养生。[27]由此,从古及今产生出许许多多专门针对人类身体修养锻炼,探讨人之后天性命长久延续的方术方法,称之为“神仙长生久视之道”。其含义是指生命存在、身体健康的时间较为长久,对时势的阅历、见闻、认识,较为广博。如果“长生久视”仅指生命长久,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一种理想追求。
道教重斋醮科仪,这是关注生命存在的另一种方式。就其思想旨趣而论,道教斋醮科仪乃是探讨人生之后的问题,即人向何处去的“未来生命”问题。这种信仰方式,来自于祖先崇拜、自然崇拜,本来就是华夏先民传承下来,道教只是继承了这种形式,并予以规范化。即使现代,国中普通百姓也没有放弃这种敬祀先人的传统方式,逢年过节社会家庭中都有这种追思的过程,这既是传统伦理孝道人文精神表现,也代表着社会对生命的普遍关怀。道教斋醮科仪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活动方式,它在思想上表达了对生命尊重、爱抚、关怀的立场。其中祈祥祝福的内容是为生活于现世人生的“生命”所设置,贯注着道教希望社会安宁和谐、希望现世人生的“生命”更灿烂、寓人生以更美好的祝福和理想。施食炼度则是祭祀先人的方式,信教群众和道教徒在宗教活动中通过互动的方式和程序,表达后人对先人的哀思和怀念,这实际上是在显示对另一种生命形式的信心。在活动中,通过法师向主管魂灵的冥界神司,表达后人愿为先人多行功德以求“救赎”的决心,请求宽贿先人亡魂,使之早日超升。而对无祀亡人,道教亦遍洒甘露施食十方,炼度和祈求冥司赦贿予以生路。就信仰角度看,无论人们认为这是虚拟还是实有,那都无所谓,关键是道教继承了中华民族“思根报本”的情怀,还表达了“功德成神”的理想。所谓“死而不亡者寿”,[28]这是道祖老子对“长生久视”意义和价值的肯定。这是在说:形体虽渺、功绩不灭,德惠于世、光照人间,是为“长生久视”,即为“死而不亡”之“寿”。这既是大彻大悟后的一种境界,也是关于“生命”思索的一种人文精神表述。
在通达“神仙长生久视”之境界的形体修持方面,道教亦挖掘开辟了许多途径和修养的方式方法。有动功、静功,以及按摩、服食、丹道、符箓等内容。外丹家的“仙丹”制炼与服食活动虽然有过深刻教训,甚至付出了惨痛的生命代价,但在客观上却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外丹术成为内丹术的假借之后,其具体修持更在人类强身健体的活动中发挥了实质性的积极作用。修持形体生命长生久视之道,正所谓“保真者少、迷惑者多,仙道难固、鬼道易邪”;[29]所以自古修持就有“迷”与“悟”,正与邪之分。好比行道之人,走在正道上前途光明,越走离目标就越近。而走上了岔道,越走离目标就越远了。如何走正不走斜呢?自然就要读经开悟,正确地领会经文圣意,不受妖言蛊惑。有时还要注意好经不要被人有意念歪了,或者经义被人有意曲解了,这样,即使有部好经,断章取义,或胡诌一通也是会引人入邪的。比如:“修炼”这个词句,本来就是道教丹家讲修持、炼养的意思,但被邪教一番胡言曲解,歪理邪说,一个好端端的词句,也被用去迷人害人,所以修持长生之道者,在读经研意的基础上更要“正本清源”,要站正身子,走正路子,这是至关紧要的!经言:“迷则凡,悟则仙,现在人身咫尺间”。求长生之道者,首要是能破迷开悟,除邪皈真。“经传圣教”,关键在能“解得洞章微妙处,即成仙道出凡尘”。[30]“仙道贵实”,但养生术又是“无中生有”的实践,是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一种追求。何谓之“虚”、“无”?何谓“实”、“有”,一切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变化转换。“虚、无”、“实、有”这种共生共存的哲理,也确是体现了我们道教不仅善于科学思辨,并且将这种思辨推展应用于实践的指导中。养生之道是与人的寿命长短关系密切的修持,谁都希望通过自己刻苦的修持,而明理、开悟、知机、通奥、证道、握玄,使自己生命长驻永寿的愿望和梦想真正实现。“道在人身”,但由不得人空谈,持修者要心智开悟,学修并进,既要防止被邪魔迷惑而误入歧途,更要走正道路舍得下苦功夫证修,如此而已。“人能弘道”,真正付出苦功夫,则必获道之玄机。
道教关于养生、长生方面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教义内涵,也有广阔的社会需求。这是道教服务于当代社会群体,且会广受社会欢迎的重要方面,应该积极去做,并应努力做好,使之真正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也是道教扩大自身影响发挥社会作用,提高自身地位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NextPage]


2.“众生平等”教义的人文精神展示
道教的教义内容并不止于“人本主义”的关爱,也不仅仅限定生活于现时社会人的关怀。道教关爱社会的人文精神,还包括所有曾经生活于社会和未来还将来到并活动于这个社会的人们,并由人类推而广之涵盖于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群体,也就是人们常说之“众生”。所谓“众生者,下愚贪爱之人也,及一切含灵之物皆是众生。”[31]经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32]“万物”既为大道、天地、日月所生化养育,那么禀天地日月大道之正气的人类自然要“爱物惜命”,关怀众生,这也是道教教义人文精神的体现。道教为了强化这种标志人文精神博大胸怀的教义内容,甚至通过清规戒律明确要求教徒去遵守。全真三坛大戒中就有戒条明文规定:“不得有心践踏虫蚁”,“不得惊散栖伏”,“不得无故采摘花草”,“不得无故砍伐树木”,“不得以火烧田野山林”,“不得冬月发掘地下蛰藏”[33]等等。道教相信:不仅是人类禀赋道性,可以修真悟道,成仙了道,其他动植物生灵获得特殊机缘,亦能通过修持达到这种目标。这决非我杜撰教义,而在道教经典中极易找到依据,佐证我对教义的理解。不难发现道教排列的神圣仙班中,其成员并不仅仅是来源于人类单一的组合,还包括有动植物等等异类修炼而成的仙灵。植物有树神木精之类,诸如:菊花、荷花、海棠、牡丹诸多仙子,梅、兰、柳、竹,松、桃、槐、柏亦多仙缘;动物有虎豹狮象、牛马鹿羊等等均有缘分闻道学仙。就连水中鲤鱼经过努力奋斗,跃过“龙门”就能成龙。“龙”被炎黄子孙奉为祖先,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实这都是我们民族古始的崇拜和信仰,十二生肖属相也是因之为依据的,道教只不过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唐末有一部道书《无能子》,将人与其他生物放在一个同等地位议论说:“人与鸟兽昆虫,共浮天地之中,一气而已。”“人者,裸虫也!与夫鳞虫、毛(虫)、羽(虫)、甲虫俱焉。同生天地,无所异也”。《庄子》又称《南华真经》,其中也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岂非也是在说:人与世间其他万物都是天地的宠儿,是自然界中同等一样的生物。实际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人与其他生物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吧?人有情感、羞愧感,怎么认定其他动植生物就没有呢?无非是他们表现的方式不同,人类尚未能解读罢了。“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麇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34]人不能只知道“沉鱼落雁”是异类因人的美貌而害羞躲避,更需要明白:也许是人类干扰了异类的宁静和自然。人类既然自诩为自然界的“万物之灵”,那么对自然万物就多了一份呵护的责任和义务。道教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因此有“重生”、“贵生”的教义内容,其关注不仅限于人类,而是包括宇宙间一切动植生灵雨露均沾共同的尊重和关爱。日前一位中医界的朋友与我交谈相同话题,引《内经》类似的义理佐证,《内经》称:龟为介虫之长,五行属金;麒为毛虫之长,五行属木;龙为鳞虫之长,五行属水;凤为羽虫之长,五行属火;人为裸虫之长,五行属土;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医道同源”,《内经》托名黄帝所作,亦为《道藏》所收经典,在其中龟、麒、龙、凤与人被同作为五虫,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来认识,可见道教对自然界异类万物认同包容的博大胸怀和人文精神。
3.“道法自然”的生态意识蕴含的人文精神
圣哲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5]所谓“道法自然”是因为自然的造化不受人乃至神灵意志的支配和制约,它以“无为”为法则,自然大化为表现,这是“道”自然而然的本性。风霜雨雪,春华秋实;苍穹覆盖,大地承载;厚薄无欺,万物同化;自然而然,公平无私;道教崇尚自然变化发展的辩证法。在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往往都是矛盾对立的,但同时又辩证统一。我们中国人都知道阴阳消长反映着自然界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阴极阳生,阳消阴长;宇宙间自然万物就是在阴阳消长中相互感化、荡磨,在作用和反作用下发生转化变异,从而推动事物不断地更新、变化和发展。面对广袤的大自然,道教明白:今天的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都依赖地球提供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而生存。风和日丽、四季分明,乾坤有序,日月照临,植种收获,水秀山清,资源宝贵,开发严谨,没有大自然的恩赐,提供人类衣食住行乃至一切,那么任谁都将是无奈的。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奉天下?惟有道者。”[36]这是道教的认识。未来也许宇宙中其他的星球可能会成为安置我们的新家,但是今天可供我们人类乃至其他动植生灵共同生活的只有地球,所以我们必须主动自觉地创造人与宇宙大自然“天人合一”[37]和谐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道教虽然是一个古老的传统宗教,但是“道法自然”的教义精神,却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和意义!在此教义精神的规范下,历代的道教徒都积极践行和致力于营造美好的自然环境,如绿化美化、植树造林,如此道教的人文精神又进一步从新的角度充分地显现了出来。我们可以看到:道教的名山洞府哪一处宫观道场中都有古树名木,泰山、衡山、崂山、华山、武当、青城、石竹、罗浮,“三山五岳”凡有道教宫观场所之地,就是生态环境营造得较为美好的地方。即使繁华都市,人如潮涌,熙熙攘攘,但只要进入宫观道教活动场所,香花异草,古树名木,荫荫葱葱的生机环境就会使人的心境迅速地平静下来。
当代社会科技进步,信息化发展,世界上一些科技大国疯狂地掠夺自然资源,同时现代人拼命地追求现代社会文明的高等享受,据说一些西方大国所浪费的能源是世界发展中国家总能源的很多倍,这当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虽然世界结束了“冷战”,但国际间并不太平,暴力、恐怖和局部战争频频发生,这都显现出人类社会空前的浮躁。“夫于道恶杀好生”。[38]这无疑是道教慈悲为怀,尊重生命的教义。 天道“恶杀好生”不仅是指人类,而且还有平等地看待一切生命的价值,尊重人类和其他生物同等的生命,反对任意践踏和消灭其他生命的意义。但人类在自然界万事万物地球大家庭中到底如何行动?并非是很简单的命题,即使道教教内全真、正一两派就在行道方式上也是有差异的,饮食也有素食和随俗之差别,在修持方面有清修独居与在俗居家的区别等等,这就未免使人有无所措手足之感!但是无论任何宗教都要重视生命的意义,这也是认识正教形式的一个标志。“一个对生物持敌对或卑视态度的人,是无法真正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宗教尊重一切生命的教理和教规,它本身不是从生态学出发的,而是围绕着宗教目的”。可能“从维护生态系统出发,是更全面地保护了人类的利益,包括子孙后代的利益”。[39]从生态系统出发不同宗教形式中不同宗派的饮食习惯问题也很好理解,因为生物间有正常的“食物链”,实际上道教的《阴符经》对此也早有阐述。所谓“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40]宇宙万物都要“盗”用天地阴阳之气方能生存变化,故说“天地,万物之盗”。在这种相互盗用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盗用只有在适度的范围内,方能相安无事,故说“三盗既宜、三才既安”。盗用过甚,就会造成灾难。在处理天地――万物――人类的三者关系中,掌握“天生天杀”的自然规律,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是很有意义的。
当此之时道教“道法自然”的教义内容,更加显现出超越和前瞻的人文精神。我们有责任积极弘扬这种“道法自然”的人文精神以帮助纠正人类不良时风,保护自然,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提倡人类回归自然,寻找人性的纯真,这对推动人类社会真正的文明进步,展扬人文精神,都有着重要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4.“行善积德”是道教对社会弱势群体关爱的人文精神
道教又是善于向社会进行劝喻告诫的宗教,劝人行善积功德,这应该是每一种正派宗教形式都具备的教义内容和人文精神。道教在这方面的教义内容则更为丰富和充实。对教内道教要求教徒将修和行结合起来。这里所说的“修”和“行”,是指修与“道”连用,而称“修道”。这种指向应是内在的,即由内省而不断提升情操,是修道人一腔浩然正气的写照。在这里还应包括:道教徒个人身体力行的炼养和学习经文内容,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所谓“行”则是行善事积功德。做一个不仅是自我感觉好,而且是社会承认合格、优秀的道教徒,自身的修为和对社会行善举,两者必须结合统一起来。道教古来的神仙真人,哪一位都是既有修为,又是积功累德垂范后世的表率。最为世人熟知的完美神仙是吕洞宾祖师,他不仅在人品操守文化素养方面有修为,而且道术高超;他扶危济困,降魔除邪、纯洁世风、吉祥社会,真正是功德卓著的神仙典范!当然,道教不可能要求社会中人人都超脱世俗去清修,去走出世修神仙的道路,那么自然要为世人设计一条教化普渡行善举的教义方式。所以道教告诉人要修仙道,先修人道。所谓“先修人道”首要是努力做个好人。学会了做人之道,自然离修神仙的路途就不远了。古来高道真人不仅这么说,而且身体力行地去做,这方面的史料很多。在道教中几乎无人不知的《太上感应篇》就是一部普世教化,教世人学做一个高尚纯洁的人,去追求神仙人生的经典。这部影响广泛的经典,开章明义就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如经典所说:人的祸福利害都是自作自受;善和恶的报应,就像各自的身影一样跟随着自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面对苍茫大地,芸芸众生,《太上感应篇》劝喻告诫世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道教类似劝善戒谕的经典很多,许多被人熟知的经典如:《福寿论》、《功过格》、《水镜录》等等都属同类。道教通过这些经典将教义精神向社会推展和传播,这些内容为社会所广泛接受而成为今天社会伦理、风俗习惯的内容。这也是道教人文精神的展现。


[NextPage]


三、挖掘整理经典教义、弘扬优秀人文精神

在中国道教协会六届代表会议期间,莅会的中央领导曾这样对道教界说:“近几年版,我对宗教界的朋友们多次讲过这样的话,中国传统文化相当一部分是从佛、道等宗教中来的。我国宗教文化中有许多的东西迄今仍有进步的意义,特别是一些主张、格言、规定,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思想和作法并不矛盾,希望宗教界的朋友们能够对此加以挖掘,进行整理,以便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我建议道协的领导结合道教自身的特点,认真做一做这样的工作。”[41]我觉得中央领导的这番话切合客观实际,无疑是我们道教文化整理工作的指针。道教有漫长的历史过程,有众多的经典和丰富多彩的斋醮科仪活动,道教徒的修持既有清修的出世法,亦有行善济世、无量度人、积功累德的入世法。道教的教义内容非常丰富,内涵渊深、外延广博。其积极的教义内容通过经典、斋醮科仪活动和教徒的修持行为都有充分的展示。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新一代的道教徒应该有责任心、自信心和时代紧迫感!道教以“道”立教,以“道”名教。“道”是道教的理论基础,既是道教宇宙观、人生观,也是道教的方法论,是道教的根本信仰,所以道教徒称“道士”,即“以道为事”之人。在道教中以“道德”并称,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面,是整体和局部,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有人概括出“道”有虚无、自然、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十大主要特征”,[42]以表明“道”是一个多元的概念。道教关于社会伦理的阐述也都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其人文精神亦由道德内涵生发出来。道为体,德为用,“尊道贵德”。道教认为一切积极的、向上的、发展的、美好的、高尚的社会伦理和人文精神,都是“道”的体现,都是“德”的范畴。作为宗教,道教有其特有的神圣性和神秘性,同时又是中华民族传统固有的宗教,所以更具有热爱国家,热爱民族,遵守社会公德,参与社会伦理建设的优良传统。今天的社会也是多元的社会。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各种各样的思想潮流将越来越明显地突现在社会之中。如果说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使道教失去了太多的机会,那么今天确是应该振作起来了。这并不是道教的一厢情愿,而是当代多元化的中国社会太需要道教文化了。
面对社会的现状,道教界亦在加快适应社会的步伐。中国道教协会1998年第六届代表会议以来,努力以实际行动展示道教自身的形象和风貌,比如:1998年8月前后正当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道教尽管清贫,但向灾区人民捐助580余万元人民币,表达了道教关爱社会的心情,树立了形象;[43]1999年编辑出版《中国道教风貌画册》,向海内外、教内外展示建国五十年来道教界“团结进步”的风貌;[44]2000年继建国后1955年、1981年以来,又自筹资金2千万余元人民币,第3次完成对北京白云观进行全面维修,展现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北京白云观这座千年古观应有的风貌和特色;[45]2001年在山西绵山启建规模较大的“罗天大醮”活动,也展扬了道教的形象;[46]2002年8月在辽宁千山五龙宫举行了方丈升座暨新中国成立以来道教全真派的第三次传戒法会,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47]2003年3月在北京举办了“老子诞辰纪念活动”,其中不仅举行了海内外道教界参加的祈祷祭祀老子的宗教活动,还举行了文化性质的老子诞辰纪念会、道教书画展、道教音乐会等活动,颇受教内外好评;[48]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遏制沙漠漫延,响应中央西部开发建设战略的号召,2003年中国道教协会倡导在甘肃民勤接受地方政府划拨1500亩沙漠荒地,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用实际行动展示道教热爱自然、关心自然、保护自然的主张;[49]近年来道教界连续在陕西西安八仙宫、陇县龙门洞、江西庐山仙人洞、上海城隍庙、江苏茅山道院、江西西山万寿宫、福建泉州玄妙观等地宫观道教组织举办十余次道教文化研讨会活动,每次都邀请专家、学者和海内外道教界人士共同参会,交流论文,研讨当代道教面临的问题,对道教界提高素质、适应社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最近中国道教协会正筹拍《道祖老子》专题片,已经举行了开机仪式;与华夏出版社以及全国诸多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整理、标点的《中华道藏》已经出版问世,2003年已在人民大会堂香港厅召开了出版发行座谈会。从整个道教的形势来看,虽然尚存在许多的难点,但全国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形势较好。道教是传统的宗教,既有赖于道教界不懈的努力,也希望获得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
当然不是说这样就掩盖了道教的弱势。道教界既要振作更要清醒,首先我们应该深入地学习经典内容,理解道教教义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其次道教徒不仅要求是思想信仰上的虔诚者,同时还必须是对道教的经典内容学有心得的研究者,进而成为继承和弘扬道教进步教义和人文精神的行动者。现实的社会快速地发展变化,如果道教没有实际行动,那么将会被现代的文化浪潮和文明方式所淹没,所以道教面对当代社会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在实践中要积极适应。适应了道教就有希望和前途,不适应就会被抛弃,这是关系到道教命运的大问题。所以最好的对策还是学习。今天道教徒的学习,不仅仅是要读道教自己的经典,还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多读些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水平素质的时势政治类、社会经济类、科学技术类等各种专业、涉及现代社会文化思想的书籍,因为今天我们处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之中,在思想认识上不能落后于新时代。我们应该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道教教义内容的精神,传承道教文化,认识当代社会现状,读懂中国的国情,找准道教的位置,明白修持的方向,适应社会的进步,传播道教有益社会发展的文化内容,努力于“功德社会”,完善自己的修持。关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样不仅有助于我们研究自己的教义精神,推动道教事业的前进,同时也能够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发挥作用,尽一份应有的责任。
当前我们国家政治文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所以社会更需要稳定安宁的环境。中科院以“世界宗教中的社会伦理、人文精神:基础、历史与实践”为主题,举行座谈研讨,很有必要,很有意义!我国社会经过“五四”运动冲破了封建礼教罗网对人的束缚,但打破旧的还应建立起新的,因为社会的进步有自身的规律,所以需要规范和程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社会处在内忧外患动荡的环境中。新中国建立后,解放人民思想,确立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直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加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政通人和,正是应该清醒地疏理和认识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人文精神拥有的社会基础以及古往今来人们实践的成果。从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产生出符合新时代特点需要的新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延续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明。


[NextPage]


注释:
[1]  明•程荣《汉魏丛书》纂辑汉、班固著《白虎通•三纲六纪》,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0页。
[2] 《礼记•乐记》唐孔颖达“疏”引《礼纬含文嘉》。
[3] 《书•泰誓下》“狎诲五常。”唐孔颖达“疏”义。
[4]  李养正主编:《道教手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91页。
[5]  清•龙起潜撰:《初真戒•初真戒律序》,《道藏辑要》,光绪三十年成都二仙庵刻本。
[6]  清•王常月:《初真戒•初真戒律序》,《道藏辑要》,光绪三十年成都二仙庵刻本。
[7]  清•王常月:《初真戒•虚皇天尊命初真十戒》,《道藏辑要》,光绪三十年成都二仙庵刻本。
[8]《中极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经》,《道藏辑要》,光绪三十年成都二仙庵刻本。
[9] 《天仙戒•天仙无极大戒》,《道藏辑要》,光绪三十年成都二仙庵刻本。
[10] 清•王常月:《初真戒•初真戒说》,《道藏辑要》,光绪三十年成都二仙庵刻本。
[11] 参见袁志鸿:《道教神仙故事•八宝垂训•许逊施政旌阳县》。
[12] 李养正:《道教手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13] 虞集:《道园学古录•中黄先生碑铭》,《四部丛刊》本。
[14]《净明忠孝全书》,《道藏》第24册,第623页。
[15] 张继禹:《天师道史略》,华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页。
[16] 张金涛:《中国龙虎山天师道》,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165页。
[17] 张继禹:《天师道史略》引《天师世家》,华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187页。
[18] 张金涛:《中国龙虎山天师道》,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0页。
[19]《史记》卷六《秦始皇本记》。
[20]《茅山志》卷之五《三神纪》;又见《三茅帝君宝卷》,上海宏大善书局印,民国十二年。
[21]《重阳全真集》、《洞玄全玉集》等。
[22]《正一嗣坛龙虎山师传法派职箓坛靖•治气心印传道》,该资料其中包括《三山滴血派》谱系等内容,是一种《天坛玉格》版本的部份内容。
[23]《重阳全真集》《道藏》25册,第689页。
[24] 李养正主编:《道教手册•二十二龙门派》,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25]《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26]《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
[27]《度人题纲全集》,成都二仙庵刻本。
[28]《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29]《度人经题纲全集》,成都二仙庵刻本。
[30]《度人经题纲全集》,成都二仙庵刻本。
[31] 混然子注《太上升玄说消灾护命经注》,《道藏》第2册,第588页。
[32]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41页。
[33] 《中极戒》第35、37、62、64、65、66、67、68条内容。
[34] 《庄子•齐物论》。
[35]《道教经》第二十五章。
[36]《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37]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一种概括。
[38] 《太平经》,《道藏》第24册,第311页。
[39] 钟克钊、季凤文、米寿江、黄常伦、王洪濮著:《彼岸观此岸:人与自然的对话•宗教与自然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0] 《阴符经注》、《道藏》第3册,第716页,见本文内容。
[41] 李瑞环1998年8月24日《与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领导班子成员座谈时的讲话》,《中国道教》1998年第四期。
[42] 任法融:《道德经讲义》。
[43]《全国道教界爱心献灾区》,《中国道教》1998年第4期,第33页。
[44]《中国道教风貌征订启示》,《中国道教》1999年第4期,第18页。
[45]《北京白云观隆重举行修缮竣工、方丈升座、神像开光庆典》,《中国道教》2000年第6期,第4页。
[46]《山西绵山举办“罗天大醮”法会》,《中国道教》2001年第3期,第5页。
[47]《道教全真派在五龙宫隆重举行传戒法会》,《中国道教》2002年第5期,第4页。
[48]《癸未年道祖老子诞辰纪念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道教》2003年第2期,第5页。
[49]《中国道协领导及部份省市道教界代表赴甘肃参加“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揭碑捐款仪式》,《中国道教》2003年第3期,第4页。
 

国学录入:oliver2003tt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国学:
  • 下一篇国学:
  • 相关文章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被本站转载文章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地址:http://www.wwf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