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所在位置: 女性财富网 > 财智人物 > 青年才俊 > 正文
周忆:中国公关第一人
作者:佚名    人物来源:综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2
页面功能:【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200739日晚,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旁的金宝大厦小南国餐厅一派喜庆。50多位中国主流的IT媒体总编辑们相聚在这里,他们是来祝贺周忆女士荣升IBM亚太区副总裁。因为这个职务包括IBM在内的跨国公司历史上,从来没有降临过任何亚裔人士。周忆的进步,表明了中国本土公关人才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毕业于解放军外语学院的周忆,做过几年老师,后考取北京外语学院研究生。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朦胧中误入公关行业,从什么都不懂到什么都懂好像也就是弹指一挥间;从最低层打杂走向今天灿烂的辉煌好像是偶然但又是必然。

 

周忆回忆说,当年加盟中法公关公司,对公关的理解就是喝酒陪客,没想到,真的加盟了,什么也吃不到,每天从早到晚忙得要死。仅仅半年后,周加盟MOTO,在周围同事还不知道什么是公关的时候,她已经为MOTO处理了很多公关方面的棘手问题。从加盟时的一个人到她离任时的十几个人,她领导的团队既为MOTO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也成就了周的事业。几年后,当她加盟IBM时,周的公关水准已经非同小可了。她就任IBM大中华区公关总监,立即游刃有余地组建新的公关团队,她所领导的IBM20多人的公关团队,个个都是业界出了名的能征善战的精英。

 


  
  熟知中国ITICT圈子的人都会细细道来周忆13年前成为"摩托罗拉公关第一人",开拓、掌控摩托罗拉中国长达8年之久的品牌推广之战。而她在2001年空降IBM2个月之内就拿出了IBM全年的公关策划计划的传奇故事,以及随后成为第一位进入IBM中国高层的本土女性,出色完成了IBM"随需应变"到以"创新风暴"为主题的一系列品牌推广,亲自担纲数千人员工大会的主持人,则更是让许多业内小辈们需仰视而后随行的。

 

如果爱了,就一定要争取怒放


  世间任何事,如果爱了,就一定要争取怒放,因为"一件事情如果没有付出100%的努力,我就会感到内疚。无论身处哪里,我都要求自己成为对周围产生价值、产生热量的源泉之一。所以我总是不停问自己我能作出什么贡献?对IBM能作出什么?对我的团队、我的儿子和丈夫能作出什么?我要让他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受到不同。"

  的确,细看周忆的一路走来,会发现她在每个机会、每个台阶、每件事上的竭尽全力和彻底投入。"我不希望自己浪费任何一段时间,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此刻的周忆,那一定是"怒放",一种穿越历练、全部投入过后的怒放,一种将毅力和智慧彻底绽开的美丽怒放。

 

语言能力最突出
  
  我小的时候非常安静,一直到10岁左右的时候,因为写了一篇《闪闪红星》电影的观后感,被老师推荐到各处讲演,讲演时我发现自己特别会表演。"那时侯的周忆还没有讲台高,只能露出小脸,在讲到小冬子用湿棉衣运盐巴过关卡的时候,她无师自通地把自己穿的小棉袄一掀开,说:"看,什么都没有!",台下掌声如雷。这段童年中闪亮的日子对于周忆意义深远,甚至在潜意识中陪伴她一路走上IBM大中华区策划与传播总监的位置,"因为我知道自己喜欢、善于做那些把想法淋漓尽致表现出来的工作。


  所以后来选择职业时,尽管没有特别具体的想法,但是有一点非常清楚,那就是我知道自己喜欢、善于做那些把想法淋漓尽致表现出来的工作。其实我还非常ENJOY 做老师,那也是一种把自己的想法淋漓尽致表达的职业;我在洛阳外语学院当老师的时候,每次都把上课当成讲演,竭尽全力地尽兴。后来北外硕士毕业,""到北京来的时候,我尝试了两个职业选择,一个是进中央电视台做英语节目的主持人,一个就是后来选择的中法公关公司,前者我通过了考试,但是因为我先生也在中央台,受人事政策的限制而只能放弃;而后者则决定了此后一生的职业生涯。



  到现在,我都觉得进入中法公共(后被爱德曼合并)是非常好的第一步,尽管我在那里只呆了6个月,但这可能是中国第一家最正规、最优秀的公关公司,培养了大批后来驾驭许多大公司公关领域的职业人。我一直相信在任何职业选择中,"正规"的开始是最重要的,因为它能教会职场人对市场洞察力和正确的游戏规则。

希望能当数学家

   这些年,我越做传播的管理工作,越容易幻想自己如果是个数学家该多好。事实上,本来管理就充满了各种数字,比如人力成本、财务报表、预算、工作量的考核、激励政策,等等,都需要数学的概念;都需要量化的概念;但这和传播的管理相比,还不是最难驾驭的,因为有许多书和课本可以学。我觉得"做影响力"的工作是最需要"数学"才能的。如果我是做销售的,那么量化的概念很好做,就是销售额;但是传播的量化就""很多,比如传播中有三个基本概念,那就是一次活动(策划)后,你需要知道:影响发生在多少人之中?影响了多少人?多少人真正被影响?前两个都好算,从活动的规模、媒体的影响力等等都可以挖掘,但是最后一个非常难算,它要统计的是大众的"脑份额",所以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够数学更好一点,最好有数学天才,这样才能更好完成这个任务。


敢赌才有赌后的赢

  周忆:从1996年开始升任摩托罗拉的公关经理到现在,这10年从事管理带给我的最深体会就是,管理决不是一门经验学。如果一定要说过去的经验,那么也许教训和失败的故事可以成为你现在的经验,而过去成功的做法,则肯定不能成为经验。管理不是靠分析、靠数据就可以做好的,而是要靠综合判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通过多种手段去透析本质。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女性在管理中可以发挥很大优势。比如沟通能力。女性天然带点Gossip的特性,所以能够看到、听到、注意到很多男性管理者熟视无睹的现象,而事情的本质常常就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还有执行力,女性不像男性,在接到任务之后最常问的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女性常问的是"怎么做好这件事情?"。这和女性的"母亲"角色很有关系,如果一个女人有了孩子,当了妈妈,从来不会去考虑"为什么要有这么个孩子?",而是非常自然、天然地自问"怎么养活、养好这个孩子?"。所以,在我观察的职场中,女性的执行力、责任心超强,简单执着。当然,最后还有协作力。女性天然会将自己的团队按照家庭的角色来打理,比如ABCD四个人,她会非常合理地把他们赋予不同的角色,互相配合,编织一张高效率的蜘蛛网。

做决策的人是孤独的人 

   做决策的人是孤独的人,有时甚至是绝对的孤家寡人。而女性非常怕孤独,不愿意承担孤独。优秀的男性CEO50%因为其杰出的知识背景,50%因为其具备了Guts, 超人的胆略,或者也叫决策力。就像郭士纳,他在IBM总部三层尽头的办公室,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地方之一。因为他们需要在一个100人参加的会议上,当99个人都举手表示反对的情况下,一意孤行,依然决定自己已经观察到、作出判断的决策。而事实上,大部分企业的起死回生、基业常青,都是因为在合适的时间作出了大部分人认为不合适的决策和变革。我相信,重要的决定在积累、分析阶段是理性而科学,但是在最后一刻,肯定是感性的。

  这两年,我一直在想如何贯彻纽约总部的战略,将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传播从"180" 转向"360",从而去面对一个更广泛的"生态环境"。 但是这个方案非常难量化,非常难考核,在两年前提出方案的时候,所有的人、所有的部门都说太难,成本太高。但我自己并没有放弃,一直在默默观察、默默考量这个计划和方法论,在最近,我终于摆出了大量的案例和数据说服我的团队,让他们同意我的决定。但是这两年对我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考验我的决策力和判断力,因为当大家都反对时,你会怀疑自己,会考虑事后的问题,会很孤独,许多女人都会逃避。

  所以女性在职场中要培养自己的决断力。我相信,生活对每个人都是一场赌博,必须敢于赌,才能有赌后的赢。当然,在这个不足之中,女性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说服力,来作出决断。因为现在的下属都非常聪明,从IQ上来说,要绝对超越他们不可能,所以要靠说服力,靠EQ来赢取他们对你的决策的支持。

每天2小时决定未来

  我一直对自己有个要求,或者也叫座右铭,那就是无论我身处哪里,我都必须是那个环境中对周围产生价值、产生热量的源泉之一。所以我总是不停问自己我能作出什么贡献,包括对我儿子、对家庭、对我的团队、对进入IBM。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又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就是前面说的那种"简单执着"的人,我每天早上给自己写黄纸条,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列在上面,然后贴在梳妆镜上,边打扮边计划;等到晚上睡觉前,我将每件做过的事情一一打勾,安心睡觉。我不去想做完这些事对我以后职业生涯的影响,不去想明天要做的事情,只要自己完成今天的事。所以我很少失眠。

  还有一点,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那就是我每天晚上回家到睡觉前都会看很多文件和书,有句话说每晚810点的两个小时你在做什么,决定了你今后510年的每天8个小时在做什么,我非常拥护。人在任何阶段都需要学习,即使在最忙的时候,我也去参加了北大光华的培训课程。

对世界心存感激


  人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要有了解不同世界的渴望。我常对我的下属说,对这个世界要心存感激,要学会Appreicate。就像 "The world is flat"所说,这个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扁平,我们要学会接受、欣赏、发挥不同世界的人和优势。比如我们在IBM的大中华区团队就各有特色。中国大陆的团队最年轻、最有冲劲、最具跳跃性,但是缺乏深度的经验;而台湾的团队非常具有团队精神,是一张撕不破的网,他们的"抱团"精神有时都让我感动;而香港的团队则是最具有专业精神,是最独立的个体,我描述为"残酷的冷静",所以要在工作中学会了解这些不同的人,不同的世界,然后和他们进行合作。

  第二点要分清本土主义和本位主义。本位主义是从自己的职位出发来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不是我们欣赏的全球化素质;本土主义则是从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出发,给团队、公司大环境中的他人提供自己的特色和看法,丰富了大家的视野和观察问题的方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一定要精通英语,这是我观察到的职场中最让中国经理人吃亏的素质之一。很多时候我们的聪明才智和经验都是一流的,但是我们职业经理人的表述却让我们失去很多机会。

    

 

 

 

人物录入:echo    责任编辑:echo 
  • 上一篇人物:

  • 下一篇人物: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人物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被本站转载文章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地址:http://www.wwf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