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所在位置: 女性财富网 > 财富管理 > 创投 > 正文
《奋斗》中的房产现象 体现了80后对房子的追求
作者:吕贤超    文章来源:华商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22
页面功能:【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编者按

  《奋斗》是一部描写“80后”青春情感和奋斗历程的电视剧。主人公陆涛是一位房产开发商,他有一个做开发商的“富爸爸”和一位做规划设计的后爸爸,从事房产开发的优势可谓得天独厚。整部剧中,陆涛的工作都是关于房地产开发的,其他人也都在为拥有自己的房子而奋斗。剧中的一些经典台词和情节更是表现了当前房产行业的现象———节能住宅、炒作概念、房价高涨、炒房等。

  《奋斗》中陆涛开发房地产,杨晓云贷款买房、华子梦想有一套大房子,体现了“80后”对房子的追求,也从中折射出了房地产行业的一些现象。

  房价

  经典台词:“房子为什么这么贵?因为买房子的人相互攀比,越贵越买。地产商不怕房子降价,就是降30%,他们也有的赚;地产商也不怕赔钱,他们的钱都是银行的,大不了就是公司破产清算,再把一堆破毛坯房抵押给银行,地产商自己早就挣够了。国家也不怕降价,国家希望房子便宜下来,好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

  记者点评:近几年,房地产持续升温,很多人把在城市买一套房子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房价涨了,人们的买房热情也涨了,这不仅是消费者的从众心理,还是人们怕越来越高的房价成为生活不能承受之重。

  据记者了解,现在地产商在开发房产项目时,很少有完全用自有资金进行开发的。贷款是开发商最主要的融资渠道。面对少则上千万元,多则上亿元的贷款,利息最终要转嫁到购房者身上。对于大部分的购房者来说,贷款买房还要承担直接的利息支出。今年以来,央行先后几次提高存贷款利率,部分银行暂停二手房贷款,这些都是规避金融风险的举措。开发商一旦破产,银行收回的只能是开发商留下的烂尾楼,最终损失的也只有银行。

  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保持理性很重要。

  炒房

  经典台词:“其实最怕降价的是那群炒房的人。炒房是又有风险又缺德,房子是老百姓的梦想。炒房的人左手拿着别人的梦想在这儿逗弄别人,右手伸到老百姓的钱包里,这简直就是混蛋。”

  记者点评:近日,南方炒房者被套牢的新闻不断。看到这样的消息,人们没有同情,只有拍手称快。炒房者被人们认为是推动房价上涨的始作俑者。“炒房团”所到之处,无不让人胆战心惊,给人们在心理上造成的伤害其实更深。国家要开征物业税,央行出台提高二套房首付款比例等调控楼市的手段,这也是为了使那些炒房者得到限制,从而保障更多有实际需要的人能够买得起房子。

  在炒房者受到老百姓鄙夷的时候,开发商却在暗地里高兴,因为有了炒房者,开发商不但能加快资金回笼的速度,还能助推房价上涨,获得更多的利润。

  国家调控楼市的政策,让炒房者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通过政策来打破炒房者的利益链条,最终使房价回归理性。

 炒作概念

  经典台词:“你说现在干什么不得包装炒作啊,就拿你们房地产来说吧,你们除了自己夸自己,不也是请人在那合起伙来骗老百姓吗?老百姓不是贱啊,他不买房真是没地儿住。所以就把你们惯的跟大爷似的,你看那售楼小姐,一个个跟公主似的,瞪着眼睛在那撒谎。今日说涨价上扬,明日说奥运商机投资获利,挨着个小树林就说是城市的绿肺,贴着个小超市就说是商圈。什么都敢说,就是不说房子怎么样,就是不说黑了老百姓多少钱,你们是真有办法,每当政府有新的政策下来,你们就千方百计地转嫁在消费者身上,想办法让人家多掏钱。”
  记者点评:近几年,似乎房地产策划都愿意标新立异,认为不炒作抓不住百姓的眼球,拿包装炒作吸引百姓。各种“猛词”、各种概念更是不绝于耳。但买房不是买衣服买鞋,购房者几乎终其一生的积蓄,绝不能因为虚幻的文字包装和几句夸张的言辞而头脑发热。

  趋于理性的购房者,对房屋的功能结构等质量要素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们不再是外行,不再惟商家是从。因此,一个楼盘要想做大做强得到消费者认可,要懂得以产品和服务来促发展,带给购房者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才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节能住宅

  经典台词:“这新技术哪都用了,就是不往房子上用。你说你们开发商多掏点钱怎么啦,啊!中国老百姓这一辈子最看重的、买的最贵的就是房子。这明明是造福于人的事,你们干吗非得变成捞钱的事儿呢?”

  记者点评:有这样一组可怕的数据:中国现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建筑消耗了全国50%的能源,产生了34%的污染:中国居民对住宅的维护费用是购买该住宅房款的3~4倍!

  节能的结果,从大的方面看是节约能源,减少了石油、天然气和煤气燃烧,减少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氮、硫化合物的污染。从小的方面看是减少了采暖和空调的开支,谁不喜欢冬暖夏凉,住着省钱又健康。

  但对于开发商来说,建设节能型住宅就意味着开发成本的增加,企业利润的减少。在房价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开发商也应该增加产品节能的附加值,给老百姓个心理平衡。在能源紧张的今天,做企业除了赚钱,不是也得有个社会责任感吗?

文章录入:吉祥    责任编辑:吉祥 
  • 上一条文章:

  • 下一条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被本站转载文章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地址:http://www.wwf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