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专家
步入“不惑”之年后,家庭往往面临较大的压力,表现为:“上有老”,夫妻双方往往需要赡养四位老人,“下有小”,子女通常处于中学教育阶段,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猛增。与此同时,子女自理能力不断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夫妻双方又积累了一二十年的社会经验,工作能力大大增强,家庭收入进入高峰期,这一时期也成为家庭重要的资产增值期。
案例1
人物:李先生,41岁。
基本状况:目前税后年收入13万元;1996年购买中国人寿的人寿险5份(每份388元,保1.5万元);2004年购买泰康保险的人寿险5000元,保50万元;本人享受公费医疗。妻子,38岁,目前税后年收入4万元,享受公费医疗,未买任何保险。家有一两岁半的小儿,无医疗保障,未买任何保险。另有一80平米房产放租,租金平均每年3万元,房子约值80万元。无房贷,无外债。
夫妻双方的父母都健在,都有退休金,但年岁已高,在享受一定的医保。每年孝敬老人及探亲的费用约2万元。
财务状况
1、目前存款共20万元,分别为定期13万,住房公积金3万,活期4万元。未买股票和基金等其他有价证券。
2、每月支出6000月(未含孝敬老人及探亲的费用)。现租住单位公寓房。
3、刚定投2000元共4只基金。近期将购一辆10万元的车。
理财方案
1.李先生近期将购买一辆10万元的车,建议利用现有的银行定期存款购买。余下的3万元定期存款加上2万元的活期存款购买银行保本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10%. 2.每月继续定投2000元基金。
3.李先生虽然已购买多份人寿保险,但并没有购买意外险;李太太享受公费医疗,但未买任何保险,建议夫妻俩分别购买一份意外保险,每年保费约300元。
4.小儿年纪尚幼,未买任何保险。建议给小儿购买一份投资连结保险和一份合作医疗保险,每年保费约1万元。
5.李先生购买汽车后,扣除每年约2万元汽车消费支出,还有约5万元的年储蓄款,可根据资本市场情况,投资股票或基金,加速资产增值。
案例2
人物:东莞三口之家
基本状况:丈夫今年44岁,目前年收入5万-8万。夫人是全职太太。儿子18岁,明年考大学。家中老人均有稳定收入及医疗保障。
财务状况:
1、自有住房两套目前价值分别是40万、90万。均交清房款无须按揭。目前一套自用,一套出租(租金1000/月)。小车一辆。
2、流动资金有150万。目前投资股市110万,投资基金30万,买保险10万。
期望:希望有一个“相对安全、又能让丈夫提前退休”的理财方案。
理财方案
1.卖掉一套出租房。理由是租金收益太低,按1000元/月计算,年收益率是3%,而且还要算上房子的折旧、翻新费用等。
2.卖掉投资股市的110万,加上出租房价40万共150万转为购买电子式储蓄国债、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或企业债。如果客户有一定专业知识且愿意承担一定风险的客户可选择记账式国债;倾向于到期一次拿到本息的客户可选择凭证式国债;希望投资期间有现金流的客户可选择电子式储蓄国债的按年付息品种;长期闲置、追求低风险稳定收益的资金更适合投资电子式储蓄国债,也可选择到期收益率较高的记账式国债品种,并持有到期。
3.投资基金30万,建议继续持有。
4.流动资金150万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按照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分为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而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又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保证收益理财计划风险最低,获取的收益也最稳定;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本金无风险,但收益不保证;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本金和收益都是不保证的,风险相对较高,但可能获取的收益比较可观。
5.增加夫妻俩医疗、养老保险保障金额。